新华网天津8月19日电 两天来,一则关于天津港爆炸核心区检测出神经性毒气的新闻受到了广泛关注。正在天津爆炸现场执行救援指导任务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化武专家组指出,爆炸现场根本不可能产生神经性毒气,所谓“神经性毒气”之说属“重大误判”。
17日晚,一则媒体报道称,天津港爆炸现场检测出神经性毒气,指标达到了最高值,甚至认为爆炸区内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这类物质。国家神性经毒剂中毒救治标准的起草者,国际同类标准的主要参与人员之一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王永安研究员说,神经性毒气的标准说法应该是神经性毒剂,是毒性极强的化学物质,其毒性比氰化物高几十倍,合成极为复杂,而从爆炸现场探明化学原料,结合神经性毒剂的核心原料和生产条件来看,事故现场根本没有产生神经性毒剂的可能。
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专家丁日高认同王永安的观点:“只要具备专业常识,就知道这绝不可能。”
同在现场执行任务的总参谋部防化指挥学院专家王宁也持同样观点:“我们看到这则报道时都很吃惊。”
“一般的测量仪器出现误报很常见。”王永安说,从电视来看,现场使用的仪器并非行业中认定的可以准确确定检测结果的“金标准”仪器。
军事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聂志勇、全军中毒救治中心王汉斌主任医师同时介绍,到目前为止,专家组并没有听说有神经性毒剂中毒病例。王汉斌认为,危险化学品检测及判读应当依据科学程序来进行。“此次重大误判,源自于对仪器检测的结果没有进行常识性分析解读。”
王永安介绍,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容易发生误判的一般仪器检测出的结果,应当首先进行基于专业常识的分析判断,其次应与其他仪器检测出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如果仍有疑问,就应该用质谱等高级的“金标准”仪器进行确认,特别是神经性毒剂这种毒极性大、极易引发恐慌的化学品,尤其应该谨慎确认。
“现在民众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大量危化品的危害上,应强化监测数据的实时发布,让公众能动态得知环境情况和数据。”王永安说,但监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建议媒体在采访时,应选择真正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避免因为不当解读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记者 徐壮志 毛振华 李鲲)
目前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区域土壤治理方案已基本确定,即将启动实施。在土壤妥善处理后,生态公园建设也将于11月启动。
目前,事故核心区外扩区的废损车辆、集装箱、货物已清理完毕,核心区内积水、废土等已被安全外运,核心区清理处置已进入最后阶段。
按照生态、生机、生活、纪念的主题和策略,规划海港生态公园概念方案,蓝线为规划范围,面积约43公顷,红线为生态公园范围,面积约24公顷。
按照生态、生机、生活、纪念的主题和策略,规划海港生态公园概念方案,蓝线为规划范围,面积约43公顷,红线为生态公园范围,面积约24公顷。
按照生态、生机、生活、纪念的主题和策略,规划海港生态公园概念方案,蓝线为规划范围,面积约43公顷,红线为生态公园范围,面积约24公顷。
20日下午,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召开第11次新闻发布会。天津市新闻办主任龚建生说,截至8月20日下午3时,共发现遇难者人数114人,已确认身份人员107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9人,天津港消防人员37人,民警7人,其他人员44人,未确认身份7人。
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说,将追认牺牲的消防人员为烈士,就高的标准和高的原则发给褒扬金和抚恤金。将建议在事故现场建一个公园,让人们永远怀念他们。
天津港瑞海爆炸事故牵动人心,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究竟有多大?哪些损失有可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这些问题备受关注。毫无疑问,这对保险行业来说也是一场大的考验。据业内学者专家估算,此次爆炸事故中财产损失巨大,赔付金额预计在50亿至100亿元人民币左右,或成单次事故最大赔偿案。
8月25日10时30分,商水县烈士陵园内哀乐低回,花圈环绕,庄严肃穆。人们从各地赶来沉痛悼念天津“8·12”危险品仓库爆炸灭火救援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商水籍消防战士訾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