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官东在介绍水下救人情况。 24岁的官东这几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在长江客船翻沉事件的救援过程中,他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其英雄义举,获得了网民的一致点赞。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6月4日,官东的战友们在介绍官东当时水下救人的情况。 24岁的官东这几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在长江客船翻沉事件的救援过程中,他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其英雄义举,获得了网民的一致点赞。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6月4日,官东所在潜水队的一名队员站在驻地走廊上吃饭,两个多小时后,他与官东一起将再次奔赴搜救现场进行水下搜救。 24岁的官东这几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在长江客船翻沉事件的救援过程中,他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其英雄义举,获得了网民的一致点赞。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6月4日,官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介绍水下救人情况。 24岁的官东这几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在长江客船翻沉事件的救援过程中,他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其英雄义举,获得了网民的一致点赞。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6月1日晚,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发生翻沉。客船上456人的生命危在旦夕。6月2日上午,海军工程大学的官东等潜水员受命第一时间赶赴救援现场,很快进行救援作业。24岁的潜水员官东第一个入水,在同伴的协助下成功地将65岁的老大娘朱国梅和21岁的重庆籍船员陈书涵成功获救。
6月3日下午,海军工程大学在湖北监利“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的长江大堤旁,举行简短而隆重的仪式,为潜水员官东记一等功,潜水员谢启峰记二等功,潜水员石柏岩记三等功。
谢启峰为河南省驻马店人、石柏岩为河南省开封市人。
近日,国内媒体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深潜试验遇漏水险情的报道引人关注。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6月20日16时11分左右,搭载了首位女科学家的“蛟龙”号浮出海面,顺利完成下潜任务。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不仅体现了“蛟龙”号针对复杂地形的优良作业能力,而且体现了我国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精神状态。
中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搭载首个实验性应用航次"蛟龙"号的"向阳红09"号船13日早晨已经抵达南海作业海区,开始进行定位系统的潜标布放,为"蛟龙"号进行下潜作业做好准备。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推迟到15日
驾驶舱壁上装有仪表盘;有气泵,用来上浮和下潜。
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日搭载首位女“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群慧下潜,杨群慧也是“蛟龙”号的第三位“乘客”。
新华视点:【“蛟龙”紧急排除电池故障】由于电池故障,“蛟龙”号原计划于船上时间17日进行的下潜作业被迫推迟一天。“蛟龙”号目前正在东北太平洋执行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作业。“蛟龙”号将在船上时间18日进行本航段最后一次下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日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执行下潜科考任务,并首次搭载中国第二批潜航员学员下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日在南海完成了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10次下潜,超额完成了第一航段的所有预定任务,采集到了冷泉区和海山区大量生物和地质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