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除夕,全民“摇一摇”发送了10.1亿次“红包”,用一场移动互联的狂欢,将生活和科技创新紧紧地“摇”在一起。这个趣味现象恰好折射了2014年中国自主创新的新风貌,那就是科技与生活、大众、创业、文化等因素正多维交织,科技进一步投向了市场和经济的怀抱。
变化,让我们迫不及待地回溯:这一年,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年,我国对科技计划管理进行“大手术”,政府让位专业机构,不再直管项目;这一年,我国推动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核电、水电等重大技术装备走向世界……
成就,让我们马不停蹄地探索:这一年,“蛮拼的”中国创新用怎样的精彩成绩赢得了世界“点赞”;这一年,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中国创新又有怎样的不足和困惑;这一年,创新驱动躬行者们在披荆斩棘的探索路上又积累了哪些思考和建议?
为此,在今年2月到3月间,《经济日报》拿出30多个版面,连续第四年对我国自主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充分展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取得的创新成果亮点,客观探讨我国自主创新事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以此文为2014年的自主创新总体情况进行总结。
创在中国 面向世界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围绕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步步深入、铿锵有力,让我们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为我国经济发展驱动“创新引擎”,也让“中国智慧”在世界舞台上愈发光彩夺目。
一、改革加速取得实质进展
2014年,我国GDP增速7.4%,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常态的关键特征就是要将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2014年多次就科技创新发表重要讲话,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国务院常务会专题研究科技工作达到15次之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10多次提及“创新”,强调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伴随着顶层设计的强化,围绕科技创新的改革步伐铿锵有力。2014年,《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备受关注,提出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依托专业机构具体管理项目等改革举措,被认为是对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管理体系的“重构”;国务院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实现了将单位科技成果的处置收入从分段按比例留归单位改为全部留归单位等重要突破;《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获审议通过,直击科研设施的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等问题;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修改章程,对院士遴选、退出等制度进行改革,推动院士制度回归学术本质。
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01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占国内生产总值2.09%;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上升至第4位;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预计达66万件,比上年增长12%;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9.7万项,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时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380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一,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49.2人年,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4年,国家安排了3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129项“863”计划课题。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98家。全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213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74亿元,投资创业企业739家。
三、重大突破赢得世界肯定
2014年,我国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在基础研究方面,首次获得靶向基因编辑灵长类动物模型,为人类疾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鸟类起源研究成果入选《科学》杂志十大重大科学突破;首次运用水热法发现转变温度40K的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发现新生期心脏具有重新生成冠状动脉的能力,相关文章被《科学》杂志作为“亮点文章”进行专题评论;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环境成本的种植模式,被《自然》杂志执行主编评价为代表着“令人激动的和开拓性的农业科学研究”。
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天河二号连续四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在生物医药、工程仿真、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取得显著效益;高分二号推动中国民用遥感达到亚米级高分辨率;快舟二号成功升空,提升了我国应急观测能力;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4500米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ROV)海试成功;杂交水稻百亩均产达1026.7公斤,创下新的世界纪录;“中国云”研发形成亿级任务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撑阿里云、百度云等重要云服务。
四、创新创业吸引全民参与
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国家高新区115家,园区注册企业超过50万家,仅中关村新增科技企业1.3万家;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
在北京、深圳、武汉、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地,创新工场、车库咖啡、柴火空间、36氪等近百家新型孵化器生机勃勃。与此同时,各地加快探索实践,鼓励大众创新创业。浙江省在国内首次尝试以拍卖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的形式实现科技与金融结合;黑龙江科技服务业联盟成立,全年开展科技沙龙、技术研讨等各项活动近百次;天津市出台《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实施细则》,引导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支持;河北省首个集技术转移、产权交易和科技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交易平台——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建成运营,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企业创新彰显主体能量
2014年,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数达146家,各地组建联盟超过1700家,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8万家。企业创新意愿和能力显著增强,过去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增加120%,研发人员和研发支出增加1倍以上。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达76%,企业研发人员占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的77%,企业发明专利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超过55%。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由企业参与的占76.3%,其中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40%,首次超过高校位居第一。58%的中小板企业、93%的创业板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用自主创新之笔书写精彩故事: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代人工硬脑膜产品正式上市,成为中国首个3D生物打印产品;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国产首台10万等级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实现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又一个零的突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投产,标志着我国彻底打破国外高端IGBT芯片垄断;合肥锻压自主创新研制出世界最大吨位的15000吨双动充液拉深液压机;在新能源车大考“必比登挑战赛”上,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车队,力压宝马、戴姆勒等国际品牌,包揽纯电动组等三项全球第一,标志着国产新能源车进入世界第一阵营。
六、区域科技开创崭新局面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14年,国务院批复建设深圳、苏南、天津滨海新区、湖南长株潭等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达115家。国家高新区总收入达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2014年前10个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税收保持30%左右增长,东湖示范区获批以来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增长,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35%。
与此同时,重点区域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2014年,我国研究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支撑引领京津冀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启动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培育壮大民族品牌;上海张江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打响了河北省开拓冀沪经济科技合作新局面的发令枪;甘肃启动天水市麦积区、平凉市庄浪县等4个县(区)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支持兰州新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被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立新疆首个国际创新园;陕西省积极推进丝路经济带科技合作,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州政府农业厅签署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合作协议;《京津沪渝四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将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高新技术、民生和现代农业科技合作,科技项目合作等6个方面的科技合作长效机制。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称,该分行将从加大开展科技金融工作,积极推动广东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大珠三角金融圈建设。截至2013年末,广东主要中资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余额为248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16亿元,同比增长36.7%;股权质押贷款余额916亿元,同比增长30.3%。
报告指出,中国创新基础仍比较薄弱,最近20年的科研经费累计投入量,不及美国最近两年的累计量,也少于日本最近4年的总投入。据了解,为客观监测和评价国家创新能力,科技部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06年开始开展了国家创新指数研究工作。
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了解到,201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已经发布,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二,江苏则名列第一。尽管广东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仍然领先江苏2874件,但差距不断缩小。
政府发挥“有形的手”这一功能,不能“乱弹琴”,需要充分遵循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在技术创新的“赛场”,要获得胜利,必须“更快、更高、更强”,并且保持住这种“比赛”状态。要用系统性改革这一“催化剂”,让大量科研成果能“研得出”,更能“用得上”;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源头上激活科技成果。
与此同时,南阳市先后与瑞典乌姆兰省和英国南安普顿市建立了科技交流关系,引进科技项目、资金和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合作水平。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科技发展信贷投入,依托南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科技企业信用建设示范区,探索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有效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进入新一波创新浪潮,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一些基本面必须要抓好。由此,才能创造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新局面。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需要以具体且有操作性的改革措施破解体制机制桎梏。
8月7日,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在郑州举行。副省长张维宁传达了省委书记郭庚茂关于我省民营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批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梁静主持。
12月27日,记者走进巩义,感受该市创新发展的强劲脉动。据了解,巩义全面推进产业产品、技术装备、管理方式和思维模式四个层次的转型, 促进产业精细发展、高端发展、终端发展、系统发展、融合发展,为全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出应有贡献。
11月13日,记者从济源获悉,该市加强和完善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市技术成果的转化。学术技术带头人实行年终及任期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和相关待遇。
谢伏瞻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河南省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情况。
3月5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又有4人入选科技部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日前公布了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我省共有2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1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 据了解,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国家从2011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培育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
最近,睢阳区审计局建立项目组运行机制,按任务安排人员组合,打破部门限制,统一调配审计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