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食药监总局组织抽检“辣条”,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
“辣条”也称为大面筋、素牛筋等,是一种常见的即食方便食品,属于调味面制食品的一种。此类产品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类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食品添加剂、香辛料及其它适量的辅料,经配料、挤压、蒸煮、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制成,这种工艺在早餐谷物食品、面条等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抽检的“辣条”产品主要来自中小学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辣条”销售较为集中的场所,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总局已部署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查处相应不合格产品。为了保护消费者食用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提示如下:
一、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辣条”,并留存购物凭证,特别是不要在无证摊贩购买此类产品。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包装标示的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配料表、“QS”标识、生产厂名、厂址、联系方式等内容齐全;同时应注意产品有无油脂酸败气味以及油渍渗出问题,如有此类问题切勿购买。
二、鉴于部分“辣条”盐分、糖分、油脂含量较高,建议不要过量食用,特别是儿童、老人及肠胃不适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食用。
三、消费者如发现购买的“辣条”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或发现违法生产经营“辣条”行为,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图为贺某偷窃的辣条。贺某多年前来绍兴打工,由于嗜赌欠了债,为填平“窟窿”干起盗窃的勾当。据贺某供述,在小超市行窃比较方便,作案以来“百发百中”;选择辣条、饮料等下手,是因为不易被发现,盗窃烟、酒等则很容易被发现。
从科学角度看待“食品安全事件”,才发现那些所谓的食品安全危机,原来不是那么回事。
片中,俩英国老头在街上买了几包零食,有鱿鱼丝啊凤爪啊什么的,还有辣条。其实这次辣条真的是冤枉的,因为在BBC的片子里……
去年以来,全省破获食品犯罪案件2078起,捣毁窝点696个,判决4214人。“辣条”成为重拳整治的对象,全省召回问题产品70余吨。
“辣条”是孩子们特别是中小学生爱吃的休闲零食,但安全问题一直堪忧。5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通知,“辣条”将迎来专项整治,被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
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辣条”(调味面制品)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其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
在此次活动期间,河南省食药监局还向社会公示了12331投诉举报电话,希望人们能一起积极行动,共同维护调味面制食品质量安全。
日前,北京市食药监局发布最新期抽检信息。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上述开胃丝产品由河南省汝州市湘汝食品厂生产,在本次抽检中不合格项目为,检出了不得含有的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柠檬黄等。
近日,因媒体曝光生产环境脏乱差而备受舆论声讨的辣条,就是劣质“五毛零食”的代表。
24岁的石芸(化名)躺在泌尿外科病床上。她被确诊输尿管结石及双肾结石,之前,她曾把辣条当作早餐吃了七八年,医生称其结石病或与此有关。
一家没有生产许可证的辣条作坊,在食品安全监管日渐加压的背景下,从城市逃离至偏远农村,且几年来像“打游击”一样东躲西藏,负债经营,艰难求生。
“辣条”,最近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零食”。从发生学的角度观察,脏兮兮辣条的生产过程,无疑再次证明了食品问题的由来。在新华社记者的调查之后,辣条的不卫生生产状况,或许会引发相关监督部门的深度关注。
说起辣条,你一定不会陌生。小于老师小时候在某一阶段也非常爱吃,可能天性怕辣吧,吃辣条的习惯就没能保留下来。我们知道,吃辣条的主要人群并非成年人,而是学生。所以,我们走访学校周边的小店时,看到各式各样的辣条琳琅满目,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知道,辣条吃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为什么呢?小于老师来告诉你。
日前,网传留守姐弟吃辣条亡。发生不幸的姐弟俩,姐姐小文7岁,弟弟小伟5岁(均化名),姐弟俩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去年以来,全省破获食品犯罪案件2078起,捣毁窝点696个,判决4214人。“辣条”成为重拳整治的对象,全省召回问题产品7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