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历时近7年、有关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大熊猫生境选择影响的科研项目,最新公布了其相关成果。科研表明,大地震对大熊猫野外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但却让大熊猫在进行生境选择时行为“变得小心”,不再去坡度较大的山沟。
大熊猫分布在四川西部、陕西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部分山地。位于甘肃省南部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该保护区也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2008年地震发生后不久,在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资助下,该保护区开始了大地震对大熊猫生境选择影响及对策的科研项目,以掌握大熊猫适应地震影响,为地震后大熊猫保护提供对策建议。
生境选择是指野生动物在野外生活时选择栖息环境的行为。该项目首席研究员、白水江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杨文赟介绍,保护区管理局前期在野外采集了389个大熊猫栖息地生境因子,其中有240个确定为大熊猫生境选择点,每个生境点记录海拔、部位、坡形、郁闭度、竹种、水源等18项因素。
在项目科研后期,杨文赟团队将这些因素与地震前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时甘肃省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地震对于大熊猫野外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大熊猫的主食竹子生长状况在地震前后没明显变化。
但地震对大熊猫的生境选择行为的影响却较为明显,与地震前相比,在震后大熊猫生境选择中,坡向、郁闭度不再作为大熊猫选择的主要因子。杨文赟将此形象地比喻为,地震让大熊猫生境选择行为“变得小心”。“和人一样,在经历过大地震之后,大熊猫不再去坡度较大的山沟,在吃竹子时也会选择视野范围较好的竹林。”
今年2月底公布的中国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中,甘肃省大熊猫数量共有132只,和第三次调查结果相比数量增加明显。其中,甘肃省90%的大熊猫分布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 屠国玺)
据了解,5日上午8点,汶川县映秀镇“爱立方”景区保安吴会平在回放景区监控时,在景区大门一侧的绿化带里发现一只大熊猫。据介绍离“爱立方”景区最近的就是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映秀距离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核心区也有40公里的路程。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的雌性大熊猫“凤凤”,因患犬瘟热病,经过35天抢救无效,2月4日中午死亡。记者5日下午从省林业部门了解到,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的大熊猫“凤凤”,在昨天(2月4日)中午,因脏器衰竭呼吸困难死亡。
全球唯一大熊猫三胞胎9日再次迎来成长重要时刻,与母亲“菊笑”团圆,顺利实现母子合笼、母兽独立带养开始。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宣布,即日起,大熊猫三胞胎与妈妈“菊笑”正式开始一起生活,“一家四口”也将在每天分时段与游客见面四小时。
据了解,在14级新生大熊猫宝宝中,有一对龙凤胎兄妹,它们出生于2014年7月26日,它们有一个明星妈妈:“毛毛”,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晶晶”的设计原型。【青】有绿色之意,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取【青青】勉励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让大自然永葆【青】春,爱护大熊猫所生活的家园,森林竹林。
17日,位于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冬季生态监测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受伤的亚成年体大熊猫。经初步观察,这只大熊猫约3岁,初步判定是受外伤导致肚皮破裂,致使肠外露,疑似遭受数只黄喉貂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