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12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12日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中央已批准相关改革方案,规定院士统一70岁从工作单位退休。
干勇表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细则。“考虑到当前我国两院院士中年龄75岁以上院士所占比例较大,凡是达到新政策规定退休年龄的院士可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手续。其中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70岁以上院士可经有关部门批准,将退休年龄延长到75岁。”
在此之前,我国没有院士退休的明文规定,一些单位在院士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会根据院士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让其本人自由选择是否退休,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单位和地区从自身利益出发,如通过院士争取更多的国家科研项目和经费资源而拒绝院士的退休申请,此种做法曾引发社会争议。
2013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其中“院士退休”是指院士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在其工作单位办理退休手续。
干勇认为,院士70岁退休政策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项政策强调了去行政化、去利益化,旨在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本质,同时也将为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近来,社会对延迟退休年龄议论颇多,担心延迟退休政策极大地影响就业。从总量上看,即使延迟退休导致老年劳动力留在市场中,并不一定就会减少年轻人进入。我们也应该看到,延迟退休对大龄劳动者特别是技能单一的大龄女性劳动者就业,有一定影响。
专家建议:在一线工作的体力劳动的女职工,可以延迟到60 岁退休。胡仙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有政策规定的女职工50岁退休是不合时宜的,当时出台政策的背景是那个时候劳动力比较多,人均寿命短。
专家建议:在一线工作的体力劳动的女职工,可以延迟到60 岁退休。胡仙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有政策规定的女职工50岁退休是不合时宜的,当时出台政策的背景是那个时候劳动力比较多,人均寿命短。
政策出台日益临近,人社部为推进延迟退休铺路。针对“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人社部解释,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开始逐步实施。
政策出台日益临近,人社部为推进延迟退休铺路。
按照人社部的计划,2017年将出台延迟退休方案,而2022年将正式实施延迟退休。记者采访全国总工会高层领导,就延迟退休一事,该人士表示,“全总目前还没有就延迟退休一事进行过研讨,但是,全总正在进行调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大家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非常关心,社会上对此也有很多的解读。
“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了明确要求,但社会上分歧很大,认识并不统一。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市在延迟退休方面率先试点: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上海展开城镇企业职工“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尝试。
退休年龄延迟是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我国如从2018年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延迟退休年龄,第一步要取消工人和干部的区别,然后要逐步取消男女之间的差别。
退休年龄延迟是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我国如从2018年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延迟退休年龄,第一步要取消工人和干部的区别,然后要逐步取消男女之间的差别。
今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到2035年,澳民众的退休年龄将从目前的65岁提高至70岁。柔性、渐进地延迟退休年龄,和生硬的“一刀切”政策相比,更能积极、稳健地释放社会的人力资本潜力。
12月11日,关于“延迟退休”又有解释传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以一年提高几个月的“迈小步”方式进行。基于今天的改革情势,延迟退休与打破双轨制不得不同时推行,而养老金并轨则应是延迟退休改革的基本条件。
人们认为,养老金缺口完全可以通过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来解决,而政府官员率先延迟退休,看似带头,实则是恋权表现。对于那些长期从事高危、高污染行业、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包括妇女从业者,可自愿按“法定最早退休年龄”退休。
人力社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说,渐进式延迟退休是指将来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断崖”式的大幅度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必然使得600万至700万适龄就业人员面临失业。
据人社部官网11月21日消息,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出席巴拿马召开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世界社会保障峰会时介绍中国的社保制度时再次明确提到,将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