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问题是当前社会上热议的一个话题。但融资难问题是否仅仅是一个金融问题?能否仅仅从资金的供给方,即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这个问题后,就得出应放松融资阀门、多建立些金融机构、增加更多的资金供给等结论,并找到对应的方法呢?
实际上,若要更为理性和全面地分析这一问题,还必须从资金的需求方,特别是急需进行外部融资的非金融企业,来探究和深入分析其诉求背后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融资难问题,究其根源,可能折射出的更是实体经济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紧迫性问题,也能折射出实体经济是否充满机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越突出,就越反映出这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存在问题。
在一个灵活调整的、充满机会的经济环境中,融资难问题本身是一个中性的命题。根据瓦尔拉斯均衡理论,企业和消费者这些支出主体都受到预算的约束,不能无限度地获得外部资源。但只要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剩余被充分开发和利用,预算约束并不妨碍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企业融资约束便是预算约束的一种情况。
企业融资困难,关键不在于这种外部融资约束本身,而是在于企业能否通过短期内更多地开发和利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剩余,即企业能否创造出更大的利润,并通过利润再投资这种内源融资方式来弥补外源融资的不足,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主营业务上,非金融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越高,可能越说明企业开发和利用其主营业务方面机会的能力不强,也可能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越低下。如果一个经济体中,非金融企业普遍存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大的现象,则说明该经济体的长期竞争力不够强。
纵观世界经济形势,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出现了依赖金融、依赖政府大规模购买金融资产的现象,这反映了这些经济体内在的深刻的经济调整压力。
我国企业对金融的依赖程度正在日益增加,企业杠杆率已经达到历史较高水平。面对发达国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我国企业不能依靠提高杠杆率来换取调整的时间,而是迫切需要改变一些企业竞争力不强的状况。相对于采取宽松的信贷政策、放松融资阀门、多建立金融机构、增加更多的资金供给等措施而言,以消除企业发展障碍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更为必要,而且更为紧迫。
我国货币和实体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结果之一是产能过剩、能源资源的超负荷运转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0多个月的负增长。如果银行贷款继续发放给那些盲目扩大产能、依赖低技术和低价薄利多销的低效率企业,则有可能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在这一背景下,当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反倒可能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银行在甄别企业优劣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并将倒逼企业积极自主创新,依赖自身主业利润的提高来谋求长期发展。在没有危机、困境和压力的环境中,谁也没有动力主动进行改革。
对于融资难问题的关注度和宣传引导应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长期以来,我国有相当一批企业不是依靠内部创新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根本途径来做大做强,而是主要依赖外部融资的借新还旧来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维系生存,背后折射的问题就是政府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始终存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时期,要保持定力,应相信企业家的智慧和能力,否则不仅可能打消企业自身创新和改革的动力,而且会造成新的扭曲,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大局的实现。
总之,融资难并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问题,关键不在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从根本上看,更在于消除体制机制中阻碍企业家发挥才能的各种障碍,消除各种机会得到利用的障碍,释放企业积极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活力,不依赖外部融资,而靠自身主业利润的提高来谋求长期发展。(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教授)
谢庚:我们这个市场是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基础上演进过来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挂牌的公司纳入了证监会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范围。也就是说当你挂牌公司的客户有了融资需求或者转让需求的时候,你有能力帮他对接,也有能力帮他找下家。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日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一次保险资金内部培训会上提及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时曾提示了七大风险,其中区域性地方债务风险逐步增加、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大、金融市场“刚性兑付”逐步打破、部分金融产品信用风险增大等风险均在列。”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注册债权计划中,16项投资计划的偿债主体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注册规模354.59亿元,占季度注册规模的71.35%。
学习贯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座谈会6日在京召开。座谈会上,江苏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深圳市党委组织部长,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商飞公司、浙江大学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各地不妨将人才战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试验田,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破除体制机制的沉疴顽疾,打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 近来,关于“东北人才流失”的讨论,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新华社 北京8月29日电正在河北、浙江、河南、广东、陕西5个省和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海关总署3个部委进行试点的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拟于明年全面推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据新华社 北京8月29日电正在河北、浙江、河南、广东、陕西5个省和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海关总署3个部委进行试点的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拟于明年全面推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推进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强化上级纪委的领导,做实纪委的监督权力,使纪委监督更有底气、更有权威。开展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是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为推动航空港区先行突破,郑州市提出要围绕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打造国际化的“大通关”体系。航空港区创新投资模式和规划引导机制,争取享受“安智贸”便利政策。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旅游供给侧改革,重点通过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旅游生产力,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旅游全要素生产率。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
9月1-2日,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专题交流培训班。农业部总农艺师、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孙中华在培训班上强调,农村改革试验区要落实中央要求,做到边改革、边总结、边推广,梳理归纳首批试验区的做法成效,提炼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中央决策和各地推进农村改革提供参考。
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调研我市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在调研中,就抓好城市道路建设等重点城建工作,徐衣显强调,一要思想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改善城区出行条件,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了改革那些束缚知识分子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为知识分子充分释放才华和能量提出了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全国政协31日在京召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新华社电近日,中央纪委研究室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就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进行解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