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求是网专访: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5年02月26日17:03  来源:求是

5034

  编者按:

  2015年第4期《求是》杂志刊登了李克强总理2014年12月22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了更好贯彻中央农业工作指导精神,理解总理农业现代化理念,本网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为您解读李克强总理文章。

  访谈嘉宾:叶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精彩观点:

  ■ 从一定意义上看,农村消费和投资潜力挖掘得如何,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得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差距取得的进展如何,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究竟是多少、经济增速的“均衡点”究竟在哪里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 问题在于,面向未来,我们在继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会遇到重大挑战。从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看,峰值远未到来。

  ■ “中国特色”,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制度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新型”,就是要彰显时代特征,紧跟世界农业发展新理念、新趋势,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是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双结合”的道路,

  ■ 从现在开始,在农业现代化中“人”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两手抓:一手抓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为留在农业的劳动力扩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一手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一批中坚力量。

  访谈实录:

  求是网:2015年第4期《求是》杂志刊登了李克强总理20141222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文中提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总理所提的“意义”“困难”分别是什么?

   叶兴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农村比重大和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乃至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待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比如,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较高,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有利于控制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又如,我国城乡差距较大,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但在当前形势下强调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和现实针对性。我体会,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是因为这有利于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第一,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包括需要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虽然目前我国整体而言居民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下滑,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明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很大。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为7.5%,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为5.8%,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为10%。从绝对值看,201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别为19968元和8383元,农村居民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很多在城镇已经饱和的消费品在农村还有很大市场。把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可以把新常态下的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第二,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包括需要进一步挖掘农村投资潜力。目前农田水利、农产品仓储等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落后,农村道路、饮水、环保等公共设施条件仍然很差,农民改善住房和村庄人居环境的意愿非常迫切,这些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把农村的这些投资潜力释放出来,可以把新常态下的全国投资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第三,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继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我国过去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和配置效率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常态下,固然需要靠科技、管理等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也需要继续挖掘部门间资源再配置所蕴藏的传统效率源泉。201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与发达国家通常在1-2%的水平相比,差距在缩小。但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高达30%,与发达国家通常在2-3%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与GDP占比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比都太高。尽管我国已于2004年前后迈过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但继续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仍有较大空间。在新常态下继续释放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文章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中国特色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人民日报:谋划好农业现代化大棋局

    以解决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为导向,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

  • 人民日报:谋划好农业现代化大棋局

    以解决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为导向,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

  • “紧平衡”应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在新常态下认识农业现代化,可以从市场化角度来理解。

  • 激发农村改革活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月2日~3日,首次针对全国涉农媒体负责人和“三农”新闻工作者的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 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强调粮食安全 首次大幅聚焦农村法治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