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府不进行规制,两个利维坦合并很可能催生一个怪兽,并在专车软件预订市场上继续不正当竞争。
滴滴、快的情人节“闪婚”,备受业界关注,也引发是否涉及垄断的质疑。对此滴滴、快的方面回应称,城市出行市场非常大,移动打车在其中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行业参与者也非常多,不存在垄断。
对于合并是否涉垄断的问题,法律界展开了讨论,目前我看到的第三方观点都倾向于希望商务部审查,我也不例外,但思考后对此问题颇感纠结。
最初有媒体采访我时,我的观点是:商务部应主动审查。按照《反垄断法》确定的分工,商务部负责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发改委负责依法查处价格垄断行为,工商总局负责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进行执法。根据国务院经营者集中申报规定,经营者集中未达到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申报标准,但按照规定程序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表明该经营者集中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依法进行调查。
但反垄断审查会否遏制创新?滴滴和快的都是创新型商业模式,他们除了破除出租车公司垄断经营造成的服务品质低下及出租车服务区域的信息不对称,解决打车难,还带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但这些创新使其投资者承受了很大的成本和风险。面向打车软件端口的现金补贴大战,即为典型。仅2013年底,双方就陆续“烧”掉了近20亿元。当投资者发现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两家竞争又欲罢不能时,合并再另找商业模式就成了理性选择。所以说,推动它们合并的也是市场的力量。此时若商务部以可能限制竞争为由,否决其合并或附加较高的合并条件,是否会打击其他尝试创新者的热情,是个问题。
更要看到,滴滴、快的商业模式本身并不健康,如果不加规制地合并,是不是会对市场的竞争秩序造成更大的损害?滴滴、快的在出租车市场吸引客户的主要模式是两面补贴,希望借此快速培养出市场,但这种补贴完全突破了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经营者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规定。而今两家合并,更可能存在协同行为,用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把其他竞争对手消灭。
据现有的市场调研报告称,滴滴、快的在出租车软件预订市场占有率之和已超过99%。出租车预订市场格局确定后,现在打车软件的竞争已被推向了专车软件预订市场,如果政府不在它们合并时对其进行约法三章的规制,两个利维坦的合并很可能催生一个怪兽,并在专车软件预订市场上继续不正当竞争,甚至滥用在出租车软件预订市场上已形成的支配地位,重演排挤竞争对手的一幕。
通过这多层面的梳理,我的思路也已厘清:那就是商务部应对滴滴、快的合并进行审查,并在要求他们遵守竞争法律规则的前提下,有条件地批准它们的合并。
游云庭(律师,律所高级合伙人)
与此同时,优步还率先通过大河客户端向郑州投放了超过600万元的新用户打车券,相当于每个新用户可得“15元×2次”价格补贴。”
昨日下午,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证实,成都市交委、公安、工商等部门对Uber成都分公司进行了工作调查。成都多位Uber专车司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Uber办公区遭检查后,专车软件仍能正常使用。
Uber(优步)成都分公司被成都市工商、公安、交委等部门联合调查。
昨日下午,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证实,成都市交委、公安、工商等部门对Uber成都分公司进行了工作调查。成都多位Uber专车司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Uber办公区遭检查后,专车软件仍能正常使用。
4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国内出现的首例因打车软件引起的专车打车的刑事案件。目前,国内一线城市中“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发展得红红火火,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增多。那么,在我市,“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的市场如何?为此,记者昨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打不到车的情况较少市民很少用软件打车
修改后的信息无法保证是真实准确的,乘客有可能招来的是黑车。一些黑车司机用正规出租车的信息注册了滴滴打车,然后修改了相关信息,使得App上显示的车牌号、手机号等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致,就可以轻易让用户蒙在鼓里。之前,这类事情已经发生过,有用户反映招来的是黑车。
“今天上班前,我叫了一辆起步价为五元的出租车,可是来的却是六元车。当我拒绝多付一元钱时,司机对我进行辱骂。”近日,市民张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当天使用了一种打车软件进行打车,自己叫车时已标注“需起步价为五元的车辆”,可是来接她的却是“六元车”。“我上车时也没看计价器,交钱时才发现是六元车。
出于安全原因,纽约市对出租车每季度“体检”一次,费用在牌照延期时由牌照持有者一次性预付。
岁末年初之际,打车软件行业上演新一轮融资竞赛,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易到用车等纷纷宣布巨额融资消息,融资总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近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又悄然开始。与去年初的“补贴大战”不同,这一轮补贴发放得更有技巧性和针对性。“补贴大战”已被诟病为“烧钱”、“扰乱市场”,这一简单粗暴的营销手段,何以卷土重来?
近一个月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打车软件都通过网络平台向用户手中“塞红包”,就在两款软件为争夺客户相互较劲之时,软件漏洞也让司机和乘客捡了不少“便宜”……
对于乘客来讲,手机上下载“滴滴”和“快的”两款软件搭配使用最为方便实惠。
对于乘客来讲,手机上下载“滴滴”和“快的”两款软件搭配使用最为方便实惠。
通过大量补贴吸引专车用户后,打车软件开始向专车司机收取“份儿钱”。记者上午致电滴滴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滴滴每天会向专车司机收取160元至180元的费用,此费用是租车费用,不是份儿钱,是租车费用等运营成本。
易观国际研究发现,用户黏性的上升表明打车软件厂商在告别“简单粗暴”的“烧钱大战”后,已逐步通过创新探索来提高用户参与度。未来打车软件应构建用车一体化的平台服务,进一步提高用户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