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经过全国上下一致努力,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为做好明年的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新年将至,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出了明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1 创新推动现代化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提高了98%,油料提高近6倍,水果产量提高37倍,水产品产量提高12倍多。从1996年到2013年,我国的肉类产量提高86%,禽蛋产量提高了46%,奶类提高4倍。
“成绩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何保障城乡居民在食品消费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新要求,将是一项长期而充满挑战的艰巨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认识这种挑战:
从数量需求看,全社会对粮食需求的峰值还没有到来。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人口总量、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会持续增长,将共同推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的总量不断增加。
从质量需求来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不断提升,对食物消费的要求随之向更高层次提升。
“从生产成本看,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可能持续减弱。”李伟分析称,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成本快速提高,从2004年到2012年,稻谷、小麦、玉米3种主粮的土地成本年均增长达到了15.7%。人工成本年均增长10.4%,物质与服务费用年均增长8.7%,都高于同期3种主粮生产价格7.3%的增长速度。价格差实际上形成了另外一种剪刀差,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种粮的积极性也在下降。
同时,李伟表示,目前我国粮食主要品种国内市场价格高于进口到岸税后价格,开始出现净进口。面对成本上升和进口增加的双层挤压,发展国内粮食的生产难度越来越大。
此外,“从资源环境来看,粮食生产发展也面临硬性约束。”李伟称,目前我国所实现的粮食生产能力中相当部分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
“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如何去掉这些不健康的产能,促进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又不使粮食减少,这是对我们农业大国的一个重要挑战。”李伟认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的新挑战,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还是靠改革创新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
2 农业创新盘活“一盘棋”
“现代化”这根时间线,已经到了必须尽快迈过去的时候。
从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到今年进一步细化农村改革路径、农业现代化措施如何“达标”,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具体来说,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避免“非粮化”“非农化”;三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四是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健全金融支农制度;另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也就是说,农业、农村、农民这三者的问题无法分割来看。推动农业现代化,不仅在于机制的创新和政策的完善,也在于农民技术水平的培育和农业资金的有效利用。
“现在最大的难点不是科技体制创新问题,而是农民的科技水平问题,也就是‘谁来务农’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提出,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区推进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也是由于现在农业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从事农业的人员整体科学素养比较低,因此要在整个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就需要通过这种展示性的方式,进行示范性农业建设,给予人财物的相对优势地位,先把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样态树立起来。当农业成为一种价值含量较高的产业之后,这些经营者的素质首先得到提高,然后他们就有能力来进行资本运作,进行科技创新,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对本报记者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则将此概括为“一盘棋、一条龙、一体化”。而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对如何以现代化的创新方式盘活农业这盘棋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比如抓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科学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农业“走出去”等“大动作”。
“关键是资金不能像撒胡椒面一样撒出去。全国的农业产业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不能任由各个地方争项目,尤其是要避免争来了项目又根本无法适应当地农业生态和农民需求的这种情况,造成资金的重复浪费。要做农业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创业园区,要尽量在各种农业特色的地方做对口适应的创新,这样的管理模式和科技模式才能够延续下来。”张正河说。
3 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现代化
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好现有‘三个一亿人’问题,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小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无疑将成为明年农村工作的又一条清晰主线。“以往,我们在谈到农业现代化这个概念时,更多地局限于简单的机械化,这仅仅局限于硬件方面的现代化。而如今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现代化。”刘小川分析指出,在过去的发展实践中,虽然有些农村地区企业很多、经济发展很快、富起来的人也多,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却一直落后,人们没有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通过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农业现代化,进而带动农村现代化,恰恰体现出决策者“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个进程的内涵并不是单纯的城市化或简单增加农民收入,而是通过城市反哺农村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推动医疗、体育、教育、卫生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的进步,形成一个‘硬件’与‘软件’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刘小川说。
事实上,本次会议所强调的“三个一亿人”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即:第一个“一亿人”是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一亿人”是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第三个“一亿人”是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专家普遍认为,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无疑将成为推动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徙,这一方面使农业现代化缺乏必要的人才要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中村’、‘贫民窟’以及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刘小川认为,促进农业人口落户城镇,有利于进城农民及其下一代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改造城中村,将让进城农民更好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鼓励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则有助于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事实上,即使从硬件上看,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未来,加大农业领域投资、以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农业现代化、着力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等政策的落实,将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会议无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刘小川说。(赵鹏飞 宦佳 王俊岭)
以解决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为导向,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
以解决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为导向,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
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在新常态下认识农业现代化,可以从市场化角度来理解。
2015年第4期《求是》杂志刊登了李克强总理2014年12月22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了更好贯彻中央农业工作指导精神,理解总理农业现代化理念,本网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为您解读李克强总理文章。
2月2日~3日,首次针对全国涉农媒体负责人和“三农”新闻工作者的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
“尽管粮食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是工业的1/10,仅为发达国家的2%。如果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比例等指标的年代差取平均值计算,截至2008年,我国农业水平,比英国、美国和荷兰大约落后100多年。
2015年,在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和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各地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初见成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日上午在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得知吉林境内现有27只野生东北虎,3500多只白鹤,总书记说,这是好现象,关键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把工作做扎实。
记者日前从农业部获悉,我国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正加速注入农业领域,传统农业改造成效显著。
近年来,上蔡县大力发展高效、品牌、生态农业,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为推进农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今后我国将采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新完善经营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先行先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等六方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