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以大国定力适应经济新常态

2014年12月10日15:32  来源:北京日报

5034

  告别了简单粗放、不可持续的旧模式,我们所要适应的经济新常态,就新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这是中国经济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积极利用全面深化改革营造的时间窗口,延长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强化改革力度不断化解“成长的烦恼”,主动布局谋篇、出招落子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必然会打开更新局面、收获美好前景。

  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做出了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定义,并提出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9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更是牵动国内外舆论。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走势如何,既关乎中国,也影响世界。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沿着一条高速增长的轨道,快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人似乎都已习惯中国GDP双位数增长。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经济已然发生深层次嬗变,转入更为成熟、更有定力的发展。尤其是在2014年,中国第一次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替代具体增长数字,第一次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大家都在追问:新常态究竟是怎样的状态?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将有何种表现?这又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事实总是大大不同于一些人的“唱衰”论调、“看空”预测。从数据来看,这一年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体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就业水平未滑出“下限”,物价涨幅未超出“上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单位GDP能耗下降;简政放权有序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跑赢GDP增速……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入中高速,但速度在全球依然名列前茅,再加上巨大的体量,绝对增量依然十分可观。新的发展成绩,凸显着新常态的鲜明特征和崭新机遇,见证着中国经济的新趋势、新变化、新境界。可以说,一种广泛共识正在生成和巩固:告别了简单粗放、不可持续的旧模式,我们所要适应的经济新常态,就新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这是中国经济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

  对经济趋势的判断,决定了经济政策的选择。新常态下,有“新”有“常”,“新”意味着升华超越、再创格局,“常”则要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新常态变为平常态,经济政策就必须保持相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有相对稳固、可长期操作的政策体系和套路。十八大以来“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正是针对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而给出的“政策解”,体现出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施策的辩证思维。宏观政策要稳,就是不折腾、不翻烙饼,保持“大气静稳”,避免大起大落;微观政策要活,就是简政放权,放手让市场和社会主体唱主角,激发“孙悟空翻筋斗云”的活力;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守护底线,保障民生,夯实国民对未来的信心。随着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愈发稳健成熟,我们不仅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旧常态”,同样更有信心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适应新常态需要平常心,但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积极利用全面深化改革营造的时间窗口,延长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薄弱环节主动作为,应当是这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要着眼点。比如,突破科技创新这一“软肋”,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实质性切换;比如,破解地区发展失衡难题,向贫困宣战,将扶贫开发、产业支撑与提高人均生产总值融合起来;再比如,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中“中国声音”的分量,不能满足于当旁观者、跟随者,而要主动做参与者、引领者,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等等。通过强化改革力度不断化解“成长的烦恼”,主动布局谋篇、出招落子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必然会打开更新局面、收获美好前景。

  新常态并非一片坦途。“三期”叠加之下,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跨越等新旧问题交织,不容丝毫掉以轻心。今后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还必然伴随新矛盾、新问题甚至潜在风险。不过,如今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乱云飞渡仍从容”,应对好经济新常态之下的各种挑战。坚持改革精神、底线思维,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以沉着冷静的大国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将继续造福自身、惠及世界。(胡宇齐)

文章关键词:经济工作;经济适应;新境界;经济走势;经济政策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习近平告诉你经济应该这么抓

    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做好经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下半年河南重点经济工作 有八大关键词

    7月27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郑州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代表省政府,向会议报告了2016年上半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政府重点工作。

  • 陈润儿: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7月11日,省长陈润儿在郑州主持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听取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他强调,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要正确认识形势,把握工作重点,着力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抓转型、防风险促稳定,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

  • 展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6年五大工作重点

    工作重点三:落实企业减负  全面优化过剩产能,厚植发展新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面落实企业减负。

  • 辜胜阻:“双引擎”推动中国经济列车稳步前行

    2015年3月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做客新华访谈2015全国两会特别节目,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发展新亮点。两个“中高”、两个引擎非常重要,通过这两个引擎让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信心。

  • 马建堂:从“三经普”数据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上述变化说明党中央对经济新常态的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阶段性变化内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做好新时期经济工作的指针。 答: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得了海量数据,我们将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开发利用好这些成果。

  • 经济日报:向更大空间更优格局要动力

    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备受国内外瞩目和认同,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新华网评: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之“新”

    会议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时期,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已从“高速增长”变为“创新驱动”与“结构调整”。

  • 中国经济明年将有哪些新动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环境和条件出现很多趋势性变化。会议作出回答——“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述评:迎接新常态 实现新跨越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坚定沉着,统筹施策,引领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质量更好,结构更优。”  7月底,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 望海楼:中国经济需要三个“新”

    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坚持“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依靠改革创新和创造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着力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就是对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最大的贡献。

  • 政治局:明年继续积极财政政策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