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12月5日电 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的第64期“记者大讲堂”5日在京举行。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实价值认知”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
王蒙首先提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于优化世道人心。“《论语》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主张从仁爱之心出发来管理国家。只有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做正确的事,也才能掌好权力。”王蒙认为,《论语》和孔子学说为代表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维系传统社会的和谐完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理想性对于老百姓而言尤具亲和力,这也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座。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涵养了人心的是非观念,培育了人们的是非本能。”王蒙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而“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则是其中的两根支柱。“通俗来讲,君子之道,就是要求一部分人必须保持先进性和原则性,能够顾大局识大体,由此对国家社会起到一种道德监督和文化监督的作用;而中庸之道,则体现出中国人制衡的智慧,使我们凡事不偏执和走极端,从而在大政方针上能做到‘一以贯之’。”
谈到对传统文化具体借鉴的方式,王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孔子思想中的政权,主要是教化之权,是上行下效的体系。而《论语》所言的“见贤思齐”和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最终也凝聚成为党克敌制胜三大法宝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传承中,对学习的强调是一脉相承的。
讲座主持人、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主任彭程总结说,求知识不同于做学问,读书也许不能带来大富大贵,却能让我们心态平和,在面临人生选择的关口作出正确的抉择,“王蒙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有助于加深新闻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一名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好记者”。(记者鲁博林)
3月19日,我国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参观了开封文化客厅。
有人说,“没有新疆的这16年,也不会有后来的作家王蒙。”新疆对于王蒙,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疆的那些日子,如血液般流淌进了他的身体,如美梦般深深刻进了他的记忆,陪伴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困难的日子,留下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也为他创作《你好,新疆》《这边风景》等描述边塞风土人情的精品力作提供了灵感的源泉。这些年来,王蒙的心与新疆人民的心从未分开过;这些年来,不论他走到哪里,在新疆那段时光都对他往后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
日前,著名作家王蒙作客南京“太湖论坛”。老师眼里的好作文一般应该符合这么几个标准:一是卷面要干净,据说这是最主要的。王蒙不敢教学生写作文的尴尬,其实更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尴尬。
“青春万岁——王蒙文学生涯六十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王蒙和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领导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展览由文化部、中国作协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将持续一个月。
王蒙赞郭敬明引热议 被指不该与金庸相比
中国是“礼义之邦”,礼不是指讲礼貌,而是指讲尊卑长幼的秩序,社会是有秩序的社会;义不当义气讲,是当道义讲。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王蒙以“敬天积善、古道热肠”、“尊老宗贤、崇文尚礼”、“忠厚仁义、太平中庸、勤俭重农、乐生进取”三句话进行概括。
该书是王蒙在下放新疆16年中创作的唯一长篇,当时王蒙在人民公社里担任副大队长。
该书是王蒙在下放新疆16年中创作的唯一长篇,当时王蒙在人民公社里担任副大队长。
22日,第七届西湖读书节在浙江杭州开幕。西湖读书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杭州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局长钮俊表示,读书节旨在通过倡导积极的阅读理念,在读书、明理、启智、育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著名作家王蒙,近日在武汉大学做了一场名为“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的讲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王蒙为什么说发达的视听产品取代了我们的文学阅读,为什么要忧虑和警示“文学可能消亡”了。
诺贝尔文学奖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多次与一些国家政府发生政治的龃龉。
在王蒙看来,当今网络时代,有识之士仍然不能放弃苦读、多读“费点儿劲”的书。“作为一个伟大古老的文明国家的中华儿女,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比较优秀的人士,完全可以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放弃苦读与苦学的传统。
应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先生的邀请,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11月7日在澳门大学出席了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举办的“文学艺术家驻校计划”开幕式暨王蒙文学讲座活动,发表了题为《从莫言获奖说起》的精彩演讲。
莫言获奖的意义就是在于对他的认同度比较大,少数人的异议仅是停留在个体文学品味之争,托尔斯泰还不喜欢莎士比亚呢,但这不代表什么,只能说明个人趣味。
3月20日,王蒙在观看完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东京梦华》表演之后,做客河南大礼堂,举行了一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