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原来新办手机业务,首先要看的一个是通话时间,另一个就是短信条数了。当短信最火爆时,一个月2000条短信,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都不够用。
而现在办手机业务,首先要看的,是流量给多少了。各种移动通信软件的普及,让人们发现按着说话的确比打字要方便不少。软件方便了你我的生活,却让运营商哭笑不得——卖的流量多了,但短信营收却一年不如一年。
原本的短信业务霸主中国移动坐不住了,近日,中国移动透露,正在研发一个叫做“融合通信”的业务。对于用户来讲,这个业务将把传统短信、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服务。这同时也意味着,短信将按流量计费,告别许久来的“一毛钱一条”。
“融合通信”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今年年初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当时,中国移动CEO李跃提出了三个新概念:一个是全部业务承载于4G网络的“新通话”体系;二是把传统短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第三,就是“新联系”,在传统手机电话号码中植入社交功能。
其中“新消息”的概念,最近被许多人关注。因为,如果这一模式运营成熟,传统短信“一毛钱一条”的时代,就将终结。
短信,曾一度被称作“拇指经济”,为各大通信服务商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最近这两年,受到微信等软件的冲击,短信的风光不再。今天,你还在用短信吗?
受访者:我现在不用手机短信了,因为短信比较贵,第二个是大家都不用了,互动起来也比较麻烦。
受访者:我会继续用短信的,因为有的人不想加微信,也不想加QQ,而且短信可以查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还是比较方便的。
中移动2014年前三季财报显示,短信使用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2%。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认为,短信一毛钱一条,而即便按1M流量一块钱的高资费来算,用微信花1M也能发上千条文字消息。如此看,短信在4G时代消失很正常:
李易:短信肯定是赚不了钱了,未来连语音可能都很难赚到钱,靠流量这也是一个全球的大趋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截至2014年9月,移动4G用户总数已达到4095万户;2014年前三季度数据流量同比增长98%,成为移动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样看,中移动此时研发基于数据的“融合通信”,动力不言自明。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工程师朱敏:像跨平台的这种业务,类似微信这样的业务,实际上对原有的短信、彩信甚至语音的冲击都非常非常大,去年短彩信下降了6个百分点左右。这种冲击就是移动互联网化这种变革带来的,所以他做这种大的调整也好,或者创新也好,更多的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要求,然后应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竞争。
按照融合通信的规划,“新消息”等功能,将以固化于手机硬件的方式实现,而不是像微信安装APP的方式。李易认为,中移动自主品牌智能机,肯定率先搭载这些功能。至于在其他品牌完成植入途径,困难也不大:
李易:毕竟现在很多厂商跟中国移动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说要推进新业务,双方合作,还是有方法的,比如赠送一些流量包等优惠,或者在终端植入。它的好处是当你拿到手机,不需要额外去安装类似微信这种APP,直接就正常发短信一样,但计费不一样,另外原来的界面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真正关心的是,就算“新消息”实现了,免收短信费、只收流量费,听起来和微信不就是一样了吗?那功能上,能和微信抗衡吗?
中移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之声记者直言,有媒体报道的“2015年实现短信按流量收费”的表述并不确切,该项目眼下仍处于开发阶段,尚未有明确推出时间表。同时,该负责人承认,短信数据流量化是大势所趋,不过仅凭移动一家无法实现,需要移动与电信、联通三家服务商之间的打通和协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