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两大工业巨头从未如此依赖过对方”,这句评语随着默克尔访华在西方媒体上流传,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则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中德关系目前正处在“最好的时候”,两国政府进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相互信任的阶段,这种互信度在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达到历史最高点。
如前所述,一些人权组织及总部设在德国的“疆独”组织“世维会”也在默克尔出发前对她施压,但法新社说,这些棘手的问题默克尔只会关起门来与中方静静地谈,柏林认为,这样的方式比公开摇晃手指头指责中国要更加有效。昆德纳尼说,“我的感觉是人权问题越来越让位于德国经济利益,默克尔不会允许此问题破坏两国间的紧密关系。
丁纯认为,中德间的紧密度恰恰与德国这种务实态度有关。他对《环球时报》说,在人权等固有龃龉上,德方态度并未改变,但不论德国政府还是默克尔个人都选择顶住压力,做出最符合德国需求的务实选择。他还表示,当前中德关系处在“最好时候”更多表现在经济互惠上,两国政治合作契合度随着经济上升,但两国相互需要的内容和程度还是存在差异。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默克尔在访华前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了电话,并敦促后者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安倍则回应称“与中国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德国之声”说,默克尔到北京后也会讨论许多政治话题,叙利亚和伊拉克危机、
伊朗与朝鲜核问题、中国在南海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局势以及乌克兰危机等都会提及。美国彭博社称,德国民众很关心克里米亚危机后,中国在多大程度上与俄罗斯走近,不过德国专家并不相信默克尔能说服中方去劝说普京缓和乌克兰局势,理由是中国时常为在政治争端中留有余地而转变立场。
俄罗斯“记者”网的报道也相信默克尔会与中国领导人谈乌克兰问题。该报道称,中方虽然在这场危机中正面看待俄罗斯的行动,但中国支持尊重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允许破坏国际法,这与德国的立场接近。但该报道称,默克尔不会指望得到中方对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支持,柏林明白,这是不切实际的。文章还说,默克尔还会与中方谈中俄天然气大合同,这并非出于对该合同影响俄天然气对欧出口,而是希望了解到中国究竟从俄拿到怎样的价格。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