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对菲吝啬援助引国际批评 没抓住机遇

2014-10-09 07:51 来源:环球网

  资料图:和平方舟医院船派出医疗分队来到塔克洛班市为当地居民进行巡诊。

  资料图:和平方舟医院船派出医疗分队来到塔克洛班市为当地居民进行巡诊。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0月7日报道,中国和东盟6日签署了灾害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按照该备忘录,中国将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加强东盟应对地区灾害的能力。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东盟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协议》工作项目、东盟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和东盟秘书处加强灾害管理的项目。

  东盟秘书长黎良明称赞该谅解备忘录是“在灾害管理领域与中国发展伙伴关系的里程碑”。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说,备忘录标志着中国首次基于多边机制向东盟捐款。杨秀萍说:“中国希望利用这笔捐款帮助受灾国家。我们齐心协力,可以更多地造福民众。”

  报道称,在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领域开展合作是双方建立信任和善意的最简单方式之一。就其和缓的性质而言,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不太可能冒犯哪怕最强硬好战的人,却为外交甚至军事合作奠定了充分基础。因此,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与美国加强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合作可能有助于建立互信,这可能也是中国-东盟合作的福音。加大协助减灾的力度可能有助于中国改变在一些东盟成员国(尤其是越南和菲律宾)心目中的强势大国形象。

  报道称,尽管参与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合作具有种种潜在好处,费用也不高,但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却迟迟没有抓住这个机遇。例如,当台风“海燕”在2013年袭击菲律宾时,是中国显示解放军承担“新的历史使命”的能力并赢得马尼拉好感的绝好机会。然而,中国起初只表示将提供10万美元的援助,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批评。试想,如果北京一开始就表示要捐赠175万美元并派出医院船,效果会完全不同。

  报道认为,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对遥远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行动远比在邻近海域积极得多。中国对西非埃博拉疫情的捐助是前所未有的,似乎表明中国希望在提升国际公共福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海地在2010年发生地震后,中国提供了价值44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还派出一支医疗队协助救灾工作。

  如果中国能向海地和西非派遣救援队,当然也可以采取更多行动帮助应对危及东南亚邻国的灾害。更重要的是,中国此举将会赢得好感,因为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相比,这些邻国对中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更为重要。到目前为止,中国在该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大多是以双边形式展开的(例如,中国去年捐赠了100万美元帮助柬埔寨洪灾的受害者)。与东盟合作将会扩展中国在该地区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行动的范围。

  报道称,就中国-东盟关系而言,签署灾害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是积极的一步,表明北京开始意识到在自家“后院”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行动的好处。如果中国真的希望取代美国成为西太平洋的安全保障者,首先必须证明自己具有这样做的能力和意愿,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协助是个绝佳的起点。

责编:王文静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