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歼10战机
2014年4月28日,注定是一个让中航工业南京机电人不能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某型飞机前轮转弯控制装置创下了故障件零库存的纪录,标志着困扰南京机电多年的前轮转弯控制系统虚警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该产品自装机起就显示了其良好的操控性能,为飞行员在地面灵活驾驭战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后续战机继续使用该方法控制飞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空军地空勤人员的称赞。该产品于上世纪90年代末装机试飞成功,为国家填补了该项目的空白。
找准焦点
随着新机交付部队速度的加快,机群数量增多,装备地域不断扩大及装备部队训练强度的加大,该控制盒在外场使用中陆续暴露出了一些技术质量问题。飞机在地面时常出现虚警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随着故障的显现,控制盒返回南京机电维修的数量越积越多,解决控制装置在机上的虚警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南京机电和军代表室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质量分析会,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多次前往部队查找问题、制订技术性能指标内控范围,将器件送第三方做失效分析,进行内厂排故试验等,积极与主机厂沟通。为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南京机电成立了由空海军代表、相关部门领导、技术专家及质控人员和机关管理人员组成的专项攻关小组。
该攻关小组按照职能和分工开展工作,与主机厂等单位进行接口技术协调沟通,进行了大量设计验算、试验和分析,分别形成了3个阶段性总结报告,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将试验的第一手数据、初步分析、改进措施和验证的情况,提供给主机厂和军方。
经过大家的努力,许多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唯独某型号故障迟迟不能消失,控制盒故障件还是因虚警问题返回南京机电。
根据各线部队报故情况,时任主管设计员袁峰受命到主机厂跟飞,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与部队官兵进行使用沟通,持续观察飞机启动的各种状况。但此时的飞机不知是因为“惧怕”专家的到来还是其他原因,故障迟迟没有复现。而此时,南线部队又传来控制装置报故,袁峰又立刻赶到那里进行跟飞排故。到达机场后,他首先对故障件在机上报故的时机进行把握,与部队官兵进行细致沟通,并带着故障件返回南京机电,与南京机电部领导召开了专家专题分析会。全体攻关组成员经过多次不同时间段的模拟测试和艰苦攻关,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及时修改了设计方案。这个困扰南京机电多时的问题终于有了准确的定位。
抓住时机
在内场的定位不能代表外场的状况,必须到外场进行有效的验证,才能说明改进的有效性。为此,南京机电上下齐动员。时任产品主管设计胡晓悦用最短时间完成了改进电路的设计,提出了新器件的申请,物资处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器件的采购,制造管理部用最短的时间保证机加件的提供,故障产品的改进在一气呵成中顺利完成。
空军代表与主管设计师带着改进后的产品到某部队进行机上验证,将原报故最频繁的飞机和改进后的原故障件装于飞机上,反复进行启动、通电、电源切换,故障再没有复现,经初步验证问题的解决是有效的。最终,部队经过了数十架次飞行,未发生一起虚警报故,改进被最终确认为合理有效。回到南京机电后,攻关组又召开专题讨论会,对该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对后续设计怎样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出现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成功突围
根据计划,物资供应处按要求订购了电子元器件,机电部立刻分批投入产品的改制工作。为加快改装进程,南京机电领导进行全面协调,保证该项产品优先安排。机电部利用现有人员,在完成批产任务的同时,安排产品改装组件的生产。设计人员和加工人员加班加点赶进程,他们相互配合,有机穿插,在第一时间完成产品的装配、调试、试验工作,确保了返修产品及时交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南京机电终于全部完成了返修产品的交付。截至目前,凡是统一技术状态的产品没有出现一起虚警报故,彻底解决了该问题对南京机电的困扰,成功实现了产品“突围”。 (通讯员王国强李远征)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