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嫦娥三号着陆器释放月球车效果图
落月地点
着陆器上的支撑腿碰到石块或者单个支撑腿伸进了小的坑洞,着陆器就很容易侧翻
拍照
着陆器和月球车可以互相监视,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拍”,到时候着陆器就会拍下月球车上的国旗标志,再传回地面
【嫦娥奔月】揭秘
美国宇航员登月,将美国国旗插上月球。苏联月球车落月,携带了苏联国旗。印度首艘无人月球探测船释放了印有印度国旗图案的月球撞击探测器。尽管月球是全人类的,但各国在探月中,都彰显了自己的标志。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嫦娥三号月球车和着陆器上都有五星红旗,二者抵达月球彼此分离后,将互拍对方,把拍到的五星红旗照片传回地面。
1 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有什么特点?
减少“脂肪”瘦身50公斤
今天凌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强的“大力士”——长三乙增强型火箭托举重量更重、体积更大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飞天奔月。
“大力士”是如何瘦身健体托举“嫦娥”的?有何新武艺?“要‘长途跋涉’把3780公斤的‘嫦娥’精准地送入远地点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已达到长征三号乙火箭的运载能力极限。长三乙增强型的起飞推力是600吨,要提高载荷能力,火箭自身必须‘瘦身’。”嫦娥三号探测器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长三乙量身制订了三子级氢氧贮箱减重方案。贮箱的自重就像“脂肪”,承载的燃料就像身体蕴含的能量。在能量不变的情况下,“脂肪”越少,运载的能力也就越大。
为此,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次采用新型机械壁板铣的方式。这种方法铣出来的壁板光滑、精度高、厚度误差在0.1毫米之内。正是这样的精雕细琢,使得贮箱成功减重50公斤。
2 远望号如何在海上工作生活?
一船有四季冰火两重天
为执行嫦娥三号海上测控任务,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6号”昼夜兼程奔赴太平洋预定海域。大洋航行和海上执行任务期间,船上近300名船员如何工作、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情况怎么样?
衣
有人穿大衣有人着短袖
这个时节,祖国神州大地上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天寒地冻的严冬里,而“远望6号”船位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正头顶烈日,笼罩在炎热的酷暑之中。
在船舱外,船员们即使穿着T恤等短袖夏装,还是非常闷热。船舱内绝大部分区域则是另一番光景,可调式中央空调让这里的温度变得很舒适。
储藏主副食、冻肉、蔬菜、水果的冷库,零下近10℃的气温与船上其他区域形成强烈反差,根据厨房需求,管理人员每次都要穿上厚厚的棉大衣入库提取食材。
食
餐饮可自助每周换菜谱
岸上有的各种食材和调料,船上也都应有尽有。船上还拥有特级面点师、特级厨师,中餐、西点、川菜、粤菜……“只要你能想到的餐点,船上基本都能做出来”。
为应对来自五湖四海船员的“众口难调”,船上采取餐饮自助模式,并每周制定更新一次菜谱,一般每周还加餐一次。具体餐食搭配方面,既讲究口味,也满足营养需求,主副食有米面组合并搭配五谷杂粮,主菜是荤素搭配,午餐保证水果供应,使船员“既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餐厅还不定期举办“心情驿站”茶吧,为船员放松交流、缓压休憩提供多种茶水饮料、小零食、小点心。
住
24小时热水提供局域网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6号”船员居住条件比第一代、第二代舶船有了质的改善与提升。船上有套间、单间、双人间和四人间等4种住舱,24小时提供冷、热水和饮用热水。虽然目前尚不能接入互联网,但船上建有并提供局域网服务,大部分住舱还配置有台式电脑。
住舱标准配置有床、垫、被、枕、桌、椅、衣柜、热水瓶、电视和电话等,其中,电视分为直播和录播两个部分,直播是在靠港和长江水道、近海航行期间,可收看多个频道电视节目,出海后受信号影响可收看频道锐减;录播则能提供电影、电视剧、戏曲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电话主要满足船内通信需求,也可通过IP充值卡拨打亲友电话联系。
3 嫦娥三号任务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落月走起来互拍获图像
该工程成功的标志是,探测器安全着陆月面,巡视器成功转移到月面并行驶,两器完成互拍并获得图像,即“落下去、走起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专家叶培建此前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嫦娥三号将拍下国旗照片传回地面。
“我们还设计拍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要给全国人民看,这也是我们上了月球的一个证据”,叶培建介绍,抵达月面后,分开工作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可以互相监视,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拍”,到时候着陆器就会拍下月球车上的国旗标志,再传回地面。
吴伟仁也介绍,嫦娥三号的月球车和着陆器上都有五星红旗,希望能够把五星红旗拍到后,把照片传回来。
4 嫦娥三号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软着陆过程要防止侧翻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刘建忠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嫦娥三号最大的风险应该是软着陆环节。软着陆是指航天器利用一定的装置,改变运行轨道,逐渐减低降落速度,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
刘建忠表示,着陆区环境,特别是着陆区的地形和地貌的特点将直接影响软着陆的成败,月球表面存在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和石块,大的撞击坑和石块着陆器通过自主识别可以避开,而一些较小的坑或者石块就很难规避,如果着陆器上的支撑腿碰到石块或者单个支撑腿伸进了小的坑洞,着陆器就很容易侧翻。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指出,落月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风险仍比较大,关键是所降落的小环境未知,比如最后50米×50米或10米×10米的小环境,碰到石头,碰到壕沟,这些情况都可能存在,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吴伟仁提到,这方面国际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比如前苏联有13次软着陆探测,前面12次都失败了,最后第13次才成功;美国也失败了3次,第4次才成功了,可见难度比较大。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