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工厂俱乐部
第45807厂(现中航工业哈飞)建厂初期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兴建了一批办公和生活福利设施,其中办公大楼、大食堂、大医院、大俱乐部被职工们自豪地称之为“四大建筑”。如今,这“四大建筑”仍完好无损地矗立在哈飞厂区内,继续发挥着余热。
办公大楼是1954年4月破土动工开始兴建的。在兴建之初,其工程编号为90号,建筑面积为6860平方米,投资85.7万元。经过建设者7个月的艰苦奋斗,当年11月末投入使用。
大俱乐部即现在的哈飞文化宫,这座建筑面积只有3800平方米的职工娱乐场所,当时投资额非常高,达138万元,排在当时建筑工程项目平方米造价之首,突破了每平方米300元。它于1953年9月动工,1954年7月投入使用,历时10个月。该建筑是两层结构,外观考究、壮观,造型别致。内饰、相关装修及辅助设施等典雅、大方、美观、实用。就当今而言,该文化宫可容纳2,240名观众,在哈尔滨市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剧场之一。
至今仍在使用的大食堂,于1952年5月开始筹建,面积为2200平方米,同年12月29日落成并投入使用。大食堂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还为丰富和改善伙食创造了便利条件,为工厂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起到了后勤保障作用。
大医院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党对职工们的亲切关怀。1948年,正值全国解放前夕,在哈尔滨平房这块荒芜的土地上,开始筹建军工厂,厂卫生所也根据需要随之建立起来,并担负全厂500余名职工的医疗任务。当时卫生所有医生3人,护士及化验、药剂等20多人。所内只有显微镜1台、离心机1台、理疗机1台、救护车1台,只能处理一般外伤及内、儿科常见病及防治。1952年,工厂划分出第45807和45808(现中航工业东安)两个工厂。到了1953年,两厂的职工发展到14000人,家属16000人。由于人数倍增,对医疗设施的需求也越加迫切。为了更好地为职工和家属服务,建立一所较大规模的医院势在必行。经过第二机械工业部的批准,1953年末,医院大楼正式落成,全楼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交付使用后,卫生科迁入新楼。1954年6月,设在哈尔滨市内的航空工业局职工医院的60人、45807厂卫生科140人、45808厂防卫会50人、防疫站50人及行政、勤杂人员等共计400余人正式组成职工医院,按二机部、航空工业局(四局)、两厂和两厂代号的总和命名为“二四二职工医院”。
(撰文、照片提供:中航工业哈飞)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