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澜沧江流出中国后的名字,干流全长2139公里,东南亚第一大河。2011年10月5日,就是在这条柬埔寨语中意为“母亲”的水道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恶性案件,13名中国船员惨遭杀害,一时间,当地百姓谈“河”色变……
“10·5”案发66天后,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启动。一年多以来,执法人员如何出勤?湄公河的安全形势又有哪些改善?带着种种疑问,本报记者跟随联合执法编队,踏上了第八次巡逻的征程。
夜行险路
1月25日,清晨6时30分,云南关累港。
当记者驱车赶至码头,眼前一片繁忙:茫茫夜色中,身着制服的人影来回穿梭、发动机的轰鸣响彻两岸、一箱箱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搬运上船、对讲机不时传来阵阵呼叫……所有人都在为出发做着最后的准备。
参加这次行动的中方执法人员来自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之前的七次联合巡逻也都是由他们执行。通过边防53901号巡逻船上的宣传板,记者初步了解了这支专门为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而新组建的部队。别说,还真有点传奇色彩——2011年10月下旬接到命令后,他们20天完成人员集结,25天完成通讯网络连接,35天完成5艘执法船改装,38天完成临时营房建设,50天完成首航准备……
7时整,四周依旧一片漆黑,随着3颗绿色信号弹划过夜空,由3艘巡逻船和1艘突击艇组成的编队从关累港鱼贯而出,中老缅泰第八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就此展开。
然而,仅仅过了6分钟,编队就不得不停下来。站在甲板上,记者放眼望去,整个河道都笼罩在浓密的雾气中,虽说没有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但根本看不清河水什么颜色,两岸地貌是什么模样。
53901号巡逻船的操舵手名叫李元刚,已经在湄公河上跑了13年船。他告诉记者,在这条水道驾船,一要凭经验,尽量记住航道的大致位置;二要靠眼睛,通过观察波浪判断前方有无暗礁。现在雾太重,没办法观察水面的情况,我们又是顺流而下,速度有将近20节,一旦触礁,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了40分钟的等待,浓雾终于散去,天也亮了起来,编队再度起航。一路走一路看,湄公河航道可谓险情重重。用编队指挥长王冰的话说是“明礁、暗礁、激流、浅滩、狭窄航道等等,几乎你能想到的都有”。当记者要求举出些具体数字时,他给出的答复是:在巡逻途中共有激流21处,险滩23处,明礁、暗礁数以百计。
接近晌午,编队航行至湄公河上最窄的地方——帕山。这处转弯只有12米宽,两侧耸立的岩石如同刀削斧砍般锋利,水流也陡然变急。我们的巡逻船宽7米,只有提前调整好船头指向,精确对准航道,方能安全通过。当船体顺着湍急的水流飞速穿越帕山时,船舷几乎要擦到两侧的礁石,让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帕山附近,记者发现一条沉船,露在水面上锈迹斑驳的船尾似乎在警告过往船只:小心点,不然你就是下一个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