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周,我国某型四代机总师匆匆飞赴西安,直奔空军工程大学的科研大楼,一呆一下午。
“没想到,你们研究得这么深,做得这么好!”打造国之重器的他,看完相关项目的技术演示后十分激动地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你们已走到了前列。”临行前他特意将相关项目总师留下,研究合作的具体事项。
这样的造访,近两年纷至沓来。此前,某特种飞机总师来了,将准备给其他科研单位的项目给了学校;大型军用运输机总师来了,考察完毕就马上商谈合作项目;航天某院的领导来了,主动出资要求联合建设某型装备指控技术实验室……
“这几年有关空军装备发展和战斗力建设的许多重要项目,大学都有一席之地。”据学校科研部部长于雷介绍:目前学校承担的国家、军队级重大项目达110余项,获国家、军队级科技奖励9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
这一新局面的开创,正是学校适应空军战略转型要求,改革创新科研模式的结果。
——顺应开放性科研时代潮流,与国防工业部门、军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军民融合的科研体系。他们先后与中航工业、航天科工、中电集团等30余个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大等知名学校共同开展有关战略发展、前沿探索的研究,使学校的科研融入国家国防科研的大体系中。
——适应作战体系化和武器装备集成化的要求,改变各专业学科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先后打造了10余支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解决作战与装备发展结合的战技融合的作战研究队伍,解决装备在体系作战中的综合集成和运用问题的体系研究队伍,研究未来科技发展的高端引领团队。这3类“科研军阵”攻坚破堡,成为解决空军体系作战难题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与打造新型科研队伍相适应,另一项有战略意义的科研工程也全面启动。他们发挥大学学科综合、兵种齐全、资源丰富的优势,着手筹建学校教学科研综合平台,对各院系相对分散的科研资源进行综合化、一体化配置。
在学校科研大楼3楼,平台建设负责人杨建军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为我们演示了正在抓紧建设的平台总体架构:大学公共平台、学院特色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三位一体”,形成“1+N+X”的体系架构。大学公共平台包含数字化联合实验、模型数据共享服务、基础资源共享服务、对抗训练综合演示等6类子平台、13个功能系统,各学院有15个特色平台和200多个基础平台。
副校长杨晓铁告诉记者,这个综合平台利用统一的网络协议和标准体系,综合集成学校现有的研究中心、实验室、数据库等科研设施,花费少量资金就能实现实验资源、数据资源、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建成后将成为重大的综合性科研课题“孵化器”。
把保障部队打胜仗当作科研最紧迫的任务
如今,学校的专家教授都变得十分抢手。为了采访“航空兵某作战技术”团队负责人柏鹏教授,记者一连约了4天。
“大量新装备配发部队,形成体系作战能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刚刚坐定,柏教授感叹分身乏术。这一周来,他连续辗转了4地的科研院所、工厂和部队,洽谈科研项目合作,组织部队联试联调,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不少时候,他还充当工业部门与作战部队的“桥梁”,帮助双方搞好战术需求和技术指标的对接。
与柏教授的情况一样,此次记者约谈的许多专家教授都是身担数任,步履匆匆,要不正在部队或科研实验现场,要不准备出发谋划新的科研项目。随着教学、科研改革的深化,大学专家教授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把科研的焦点集中在解决空军部队体系作战急需解决的最紧迫问题——
领衔开发的某型飞行指挥决策系统刚通过鉴定,航天航空工程学院的杨任农教授就“坐不住”了。他立即带领课题组成员分赴大江南北,组织指导部队装载系统、学习应用,他的计划是让新系统尽早在空军30个团进行推广应用;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