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成飞新型军用无人机首飞成功 初战告捷
冬日,灰蒙蒙阴沉沉的天气里,一架新型无人机先是振翅蓝天,随后又优雅着陆,首飞圆满成功!
上级发来贺信,向中航工业成都所某型无人机全体参研人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首飞成功,初战告捷,今后的研制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庆功宴上,该研制团队很多同志心潮难平,泪洒衣襟。
敢于创新 善于学习
中航工业成都所与贵航集团合作攻关,在中航工业创新基金孵化后,以无可争辩的优势拿下了某型无人机项目的研制权。这个项目团队获得概念设计方案评比第一、风洞试验对比第一,并拿到中航工业创新基金金奖。从立项那一刻起,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型号总设计师带领总师团队做了大量的从航空概念到工程技术的“翻译”工作,把新布局知识变成大家都能明白和理解的工程语言,然后拆分成各个专业工作项目,“广而告之”,逐步细化、落实。
转战外场 争分夺秒
成都所在推进项目之初迅速成立了试验攻关团队,从现场值班总师、现场指挥、现场调度、试验团队四大方面组成机上地面试验现场组织机构,各个专业均参与其中,各设计研究部都抽调了相关部门领导牵头负责,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
为保首飞节点,试验周期要比正常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按常规,试验计划怎么排也排不出来。总师系统把每天分成上午、下午、上半夜、下半夜四个单元,试验人员“四班倒”,现场指挥班子和机务“两班倒”,避免整个队伍过度加班,24小时常态化工作。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三位现场副总指挥和现场办公室负责人协调配合,全面负责整个机上地面试验从试验方案、科目计划安排、人员组织调度、飞行指挥、后勤保障,以及和兄弟单位沟通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国庆人家放假7天,试验团队成员却干了5个通宵。
质量第一 坚守节点
在抢进度的同时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成都所在型号研制中一直遵循的重要原则。
复杂的地面试验按照型号研制的科学规律排出的先后顺序分阶段进行着。而试验情况难以预计,计划临时调整的情况时有发生。按照预定时间赶来的参试人员经常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尤其是涉及面单一的试验和其他有关工作,总是排到后半夜。后期试验进度越发紧张,经常安排半夜加班,全体参试人员毫无怨言。团队成员按照24小时工作常态化的安排,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紧锣密鼓,稳步推进,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首飞任务。
团结奋斗 持续进取
外场条件异常艰苦,设计团队和工厂的同志团结奋战、密切配合,夏天挨烈日曝晒,在蚊虫叮咬的夜晚做试验,冬日在寒风中吃盒饭……型号总师在型号的每个重大时刻,要么早早“盯”在现场,要么连夜赶到,无论多晚只要人到了就要马上奔赴第一试验现场。
该型无人机的首席试飞员是现场唯一不可替代的人,不仅跟完了机上地面试验、滑行试验和首飞准备的全过程,还经常和项目团队及时交流自己的操作体会,一起分析、查找问题,不断改进完善。
工厂现场总指挥作为试制试验现场的第一责任人,在现场给予设计师系统的充分授权,而把统筹现场全部资源的重任担在肩上。他总是在关键的时候,鼓舞团队士气,给予现场关键的支持,和现场团队一起执行任务。
中航工业成都所领导季晓光、戴亚隆、聂海涛等也多次在关键时刻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参试人员。所领导顶住巨大压力,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指导试验计划的制订和现场工作的组织,帮助大家克服急躁和冒进情绪,使得整个试验有条不紊地开展。时任成都所党委书记戴亚隆在试验现场举行了共产党员先锋队授旗仪式。由于被现场分秒必争、热火朝天的氛围所感染,戴亚隆不禁即兴赋诗一首,献给全体参研人员——
云贵高原,大山深处。一支奇兵,默默地付出。
溪水磨剑,九天慑独。报国情怀,心灵中潜伏。
东南天眼,西北鹰目。周疆海域,等待它去捕搜。
龙泉出鞘,破云长舞,祖国和人民向你们道声辛苦!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