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和”“合”正是其中精髓。习近平将中华文化当中的“和”“合”思想运用到外交理念当中,积极推进我国外交工作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
央视网在此摘录了习近平关于“和”与“合”外交理念的部分论述,以飨读者。
和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015年0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的演讲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2016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秘鲁国会的演讲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和睦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历来注重学习,历来注重敦亲睦邻。
——2014年09月18日,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的演讲
我们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
——2014年08月22日,习近平在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发表的演讲
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永远不会改变。
——2014年09月10日,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和而不同
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2015年0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合作
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要坚持多元发展,尊重彼此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的发展道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我们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自私自利、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将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定不移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2015年0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上的演讲
志同道合
中国成语讲志同道合。让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深化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优化亚洲区域合作,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5个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2013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讲话
中国古人说:“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
——2017年9月4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王玉西)
中巴新建交42年来,两国关系得到了历史性发展。特别是2014年我同总理先生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以来,两国关系进入发展快车道,双方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都达到了历史新水平。
习近平指出,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实行改革开放已有40年历史。在座各家公司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受益者,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连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大,农民增收困难。“十三五”期间, 农民增收问题仍是一个重要问题。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遵循的六项重要原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产品来自于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和安全的食品等,几乎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
习近平指出,我们高兴地看到,金正恩委员长同志同特朗普总统在新加坡举行重要会晤,就实现半岛无核化、建立半岛持久和平机制达成原则共识,取得积极成果,中方对此高度评价。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通过集中轮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与发展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与贫穷的阴霾。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初夏的齐鲁大地,万物勃兴,生机盎然。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在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陪同下,先后来到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区、党性教育基地、企业、农村,考察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脚步匆匆,思虑深深。总书记的齐鲁之行,说山东而意在神州,观历史而着眼于现实,鉴史观今谋远。五个关键词,串起习近平在山东考察的足迹,管窥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
6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北部战区海军。离开潜艇部队,习近平来到北部战区海军机关,亲切接见北部战区海军副师职以上领导干部,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3日上午,正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来到万华烟台工业园。得知企业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直至自主创造的道路,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行业领军者,习近平十分高兴。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