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配套”进行的改革
官员、医生、专家多方问诊重庆医改,认为医保配套改革没跟上是失败原因
尽管沿着医改新方向前行,重庆医改却没能走远。
重庆某区发改委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试点城市”加快了重庆医改步伐,但遗憾的是,此次医改没有体现2014《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提到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出的新版价格也不合理。
2014年11月,重庆市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卫计委党委书记、副主任盛娅农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提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加强医保的控费作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
但盛娅农强调了医保控费作用却没能在此次医改中体现。
“调价没有问题,10年来重庆小面都从3元涨到了5元,但调价的同时,医保等配套政策却没变动,调价变成从患者口袋里掏钱。这是此次医改失败的原因。”重庆大坪医院一名医生分析。
李玲也认同这一观点,医改价格略涨没有错,但是作为系统工程的医改需要医保等相关政策综合调整,让老百姓感到压力减轻。“重庆的失误在于只改了价格,医保等系统性工作没跟上。”
李玲以北京医改为例介绍,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北京首先建立了一张人群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截至2013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1354.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160.1万人,新农合参保人员254.4万人。此外,还建立了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形成了包括资助特困人员参保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生育救助和重大疾病救助等在内的医疗救助体系。
以前述医事服务费为例,北京将这一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医保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看普通门诊,医保患者只需2元,比医改前还低了1元。虽然门诊费用提高,但“医保令患者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分析,这次重庆医改价格制定过高,可能与重庆医保基金缺口较大有关。
以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为例,2013年,基金收入94.70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7.63亿元,财政补贴75.77亿元(中央财政补贴50.70亿元,地方财政补贴25.07亿元)。基金支出83.02亿元,基金累计结余50.96亿元。
聂日明指出,每年医保基金的征缴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高达65.39亿,这部分需要依靠财政补贴。这意味着重庆市财政面临较大的补贴压力。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重庆市地方财政对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补贴比2012年高出9.6亿元。
“医改涉及人保、财政、卫生、物价各方的利益的博弈。医保基金是否有钱,财政是否愿意更多补贴?假如各方都不愿意妥协,只好从病人手中拿钱了。”聂日明说。
哪个部门说了算
重庆市卫计委和物价局对医改中止的责任相互推诿,4月2日发布会表示“考虑不周”
4月1日下午,西南医院张贴通知:接到卫计委通知,当日起,血液透析相关费用执行原标准。当天下午,重庆市卫计委公布全面恢复《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04年版)》。重庆医改推行7天后,全面中止。
“当时,一位患者正在病床上输液,得知这一消息,兴奋地舞动手臂,差点把针头扯下来。”西南医院一位护士说。
第三人民医院,张炳云的妻子听这一消息,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活下去了。”
4月3日中午,重庆卫计委的车队办公室,司机们坐得满满的。 4月1日以来,没有司机敢迟到早退。“这段时间,领导随时都会被叫到市里开会。”司机张伟和他的同事必须随时待命。
不仅领导去市里开会,重庆卫计委各部门也都会议不断。
重庆市卫计委一位匿名的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2014年版价格标准,我们是不同意推行的,从一开始我们就觉得有问题,但物价是坚决要推。”
上述官员还表示,按照计划,两个月前就要执行2014年价格标准,但卫计委和部分相关部门反对,一直延迟到3月25号。
4月3日,新京报记者在重庆卫计委的大楼里遇到重庆市卫计委主任屈谦,对于此次医改,屈谦一字不提。卫计委门口,刚刚开完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大声埋怨,“我们背了黑锅。”
而重庆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物价局并没有主导权,只是这次医改涉及定价,我们才参与,并且最后只是作为发布部门。这次医改是卫计委主导的。”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新价格制定、推行前后,重庆市没有召开任何形式的听证会。重庆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在新价格刚推行的时候,有几家大医院是反对的,都觉得会惹出麻烦。”但医院的反对意见并未阻止医改的进行。
4月2日,重庆市物价局和卫计委的主要负责人在通过重庆本地媒体表示,这次医改“我们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听取公众意见不够广泛,对需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的特殊患者考虑不周。”
医改虽已突然结束,但仍给医院带来不少麻烦。“擦一个棉签、打一次针都要计算差价,退费给病人。你算算,七天时间,我们要擦多少棉签,打多少次针?”渝中区上清寺附近一家医院护士乔菲(化名)熬了两个通宵,才把400多个棉签、4000多根针数明白,把退费算清楚。(记者 安钟汝)
去年,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施办法》,对公立医院药品实行分类采购,减少药品配送流通环节,切实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焦作市医改办常务副主任宁继学说:“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将全段看病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了10%至15%,个人负担降到25%以下,对困难群众来说是雪中送炭。随着“互联网+健康医疗”风生水起,网上挂号、远程会诊、手机查询、移动支付等日益普及,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近日,随着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出炉,2016年河南医改的几件大事儿算是敲定了。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解释,所谓“临床路径”,就是对一些常见病采取“一口价”管理,让患者就医避免过度治疗。
在最新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会上,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重点介绍了医改的“甘肃经验”。
日前,《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方案明确所有在京公立医院实施医药分开,到2017年底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2012年,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5家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同时设立医事服务费,由医保实时补偿。
3月5日听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刚刚走上人民大会堂里的部长通道,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就被采访两会的记者团团围住。李斌认为,通过远程医疗解决基层看疑难病症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大力推广的缓解看病难的一个重要举措。
对于清除盘根错节的“硬骨头”,使多年积累的体制机制顽疾在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中得以破解,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日前,卧龙区安皋镇安皋村村民孙秀荣家属高兴地领到了24万多元的新农合补助款。2015年我市大力实施医改新政以来,全市受益居民达千万人。
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截至目前,全省的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面实行公立医院改革,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
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截至目前,全省的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面实行公立医院改革,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
2015河南医改有7大重点,加大社会办医各项政策落实力度。
刘延东强调,要以勇试深水、敢涉险滩的勇气,以尊重规律、求实创新的精神,打好医改攻坚战。她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抓好试点示范,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这场被戏称为“史上最短命”的医改,其初衷正是为了根治我国医疗体系的顽疾—以药补医。
这场被戏称为“史上最短命”的医改,其初衷正是为了根治我国医疗体系的顽疾—以药补医。
这场被称为史上最短命的医改,正是为了根治我国医疗体系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