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闻标题党,是一种病。这个病已经治了很久,但还没有除根。
比方昨天,某家喻户晓的门户网站转载了一条社会新闻,火了,光评论就6000多。一则短消息为何引来如此聚焦?肯定是标题“立了功”——《女子遇强奸谎称喝水跑出门求救 身上仅穿内裤》。这个题目很惹眼,暗示女子上身全裸,很多人会忍不住“手贱”一下。
但内文显示,这位受害女子跑出屋时,是“身穿内衣裤”,而非“仅穿内裤”。二者的区别,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仅穿内裤”,意指女子裸露两点,这种场面很反常很惊人;而内文说女子身穿内衣裤,那么肯定不止内裤,可以包括秋衣秋裤,甚至厚实的毛衣毛裤,起码可以确定,该女子并未露点。这则新闻,内文否定了标题。
所以,这则新闻转载时被改换标题后,不仅是标题党,而且成了赤裸裸的假新闻。假新闻是行业的耻辱,是被打击的对象,也是新闻从业者的污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这则转载的新闻为何连“命”都不要了呢?显然是为了骗点击量。新闻当事人明明身穿内衣裤,编辑似乎“不经意”间去掉一个“衣”字,感官刺激顿时强烈起来。点击量有了,职业道德也就无足轻重了。
标题党是病,并且花样很多。其中有“断章取义病”,有“无中生有病”,有“狂躁妄言病”,有“暴力倾向病”。而把“内衣裤”换成“内裤”的标题党,是种最难治的病——“性病”,发病率和道德存量成反比,容易患病,还容易复发。
标题党捏造新闻事实,说当事人“仅穿内裤”,是为了迎合和挑动低级趣味,动机十分猥琐。并且他们确定,这个哑巴亏读者吃定了。因为吃了亏,也只能怪自己手贱,嚷嚷出去,反倒显得自己低级趣味。这一招很高。
把“内衣裤”改成“内裤”,就招来了6000多条评论。这是一种导向和鼓励。编辑想必会窃喜,如果是新手编辑,他会庆幸找到了“方法”。但是,对互联网环境来说,这很可能形成恶劣的示范效应,让标题党死灰复燃,甚至重新泛滥。
利益使然,不讲道德,手段猥琐,没有风险,这是标题党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出现一两个标题党不可怕,怕的是一两个标题党不受罚反得利。这很容易导致互联网行业逆淘汰,劣币驱逐良币。
互联网是信息集散地。有健康的互联网才有健康的舆论场。标题党心不干净手又脏,死而不僵,必须死死盯住,一刻也不能走神。(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王海)
尊重读者,就请不要误导读者,减少不必要的价值冲突;尊重同行劳动,就请确保转载传播不损害原意,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现在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吧文、网络信息,都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看上去十分“醒目”的标题,这些标题让读者看了觉得一定是爆炸式的消息,然而读了文章才知道和标题所说的相去甚远!
读者不是傻子,不可能一直被“标题党”忽悠。一些媒体自作聪明,到最后真正损伤的是自己的公信力。
为了使平淡无奇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读者、网民关注,片面追求标题的精彩,很多媒体从业者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成为标题党的一员。
标题党是怎么炼成的?
在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中,单一具体事件上升为公共舆情事件,事件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往往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围绕公共事件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各种观点博弈、交锋,客观上推动了社会治理能力的进步。
时长:35分08秒
北京时间5月28日下午消息,微软今天宣布将在应用商店Windows Store中实行更严格的审核程序。微软将清理商店中的杂乱应用,包括与其他著名应用图标相似的山寨应用,还有图标和内容无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