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2月23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黎璐提着特意为弟弟张静准备的西装等在手术室外,他说,弟弟还很年轻,不想按老习俗让他穿寿衣,所以特地买了一套西装,等完成器官捐献手术后给他穿上。
新疆网讯 翻看着手机,张黎璐的眼睛定格在弟弟张静的照片上。“他留下来的照片实在太少。”12月23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黎璐在重症监护室外,等待张静去完成器官捐献手术。
此时此刻,就在一墙之隔的手术室里,受捐的五名病人正在等待机会。
12月15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罹患脑瘤、年仅22岁的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张静被宣布脑死亡。张静的家人随后决定捐献张静的器官。
昨日9时40分,距器官配对手术还有一个多小时,张黎璐早早来到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外。而手术室外,已围满了不同病人的家属。
10时32分,躺在重症监护室的张静被医护人员推往手术室,一见弟弟,张黎璐跨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沿着走廊一直送到手术室的尽头。
11时左右,手术刚开始,张黎璐转身询问记者:“知不知道附近哪儿有洗衣店,昨天买的新衬衣没有熨,手术结束时想给弟弟崭崭地穿上。”
距离手术结束还有一小时左右,新衬衣、新西装、新皮鞋……张黎璐按照四川老家的习俗,给走的人备了一身新衣。
事情发生至今,作为大哥的张黎璐没有流过一滴泪,但住在医院的日子他总睡不着,“昨晚梦见爸爸和弟弟小时候,我给弟弟喂了一颗青葡萄,把他酸得跳脚。”他说。
15时30分,手术结束,张黎璐替弟弟换上了一身新衣。
“弟弟的追悼会预计周五会在农大举行。”边整理着张静的衣服,张黎璐边对记者说。
昨日,张静捐献了两只肾脏、一个肝脏和两只眼角膜,其中肾脏、肝脏被用于救治三名肝肾疾病的重症患者,眼角膜用于救治两名眼病患者。
至此,张静成为新疆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以来的第六例捐献者,截至今年11月,全疆已有700余人自愿登记捐献器官。(记者 周坤 李晓青 魏向阳摄影报道)
得知有器官捐献一事时,杨先松的家人在悲痛之余,一致同意捐出杨先松的器官。截至9月30日,今年全省共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746例,比去年全年多153例,其中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手术达639例(2015年407例),占人体器官移植的大头。
40多岁女士身患尿毒症,一边是一周两次的血液透析,一边是三个孩子的生活起居,瘦弱的丈夫到处打工强撑着贫苦的家。经过配型,李女士可以接受父亲的肾源,因为担心李女士情绪激动,家人只是告诉她有合适的肾源可以接受肾移植,并未告诉她肾源是父亲的。
王中奎夫妇在医院守候了6天,儿子的伤情依然被诊断为“不可逆”。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器官移植一线的权威医生,杨洪吉估算,四川目前登记在册的等待肾移植的患者超过了4000例,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超过150例。
9月6日,年仅24岁的白领小丁从位于长宁区福泉路的公司下班,坐地铁回到周浦住地时遭遇歹徒抢劫,被弃于人员稀少的通道内,被发现时已经是案发后30小时。
他喜欢中国,做了杭州女婿;妻子王女士说,丈夫马克是个幽默且很有爱心的人,曾两次自己掏钱前往秘鲁支教。
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任义德表示,捐献遗体和器官是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行为,捐献者为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奉献了自己,也为医学事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据《明镜》报道,一名来自英国的婴儿在出生74分钟后便死亡,其父母决定将婴儿的器官捐献。
2015年1月1日起,中国把停止利用死囚器官开展器官移植手术,作为最新的目标,来自公民自愿捐献的器官,将成为我国器官移植手术的最主要器官来源。夏强认为,以仁济医院为例,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强器官捐献的动员力度,提高公民自愿捐献率,以及开展亲属间的活体移植。
在哈医大四院重症监护室,4岁的小林躺在病床上,已陷入深度昏迷,双肩仍不停抽动着。想到儿子的器官要捐献出去,张双双把儿子的手攥得紧紧的,那是疼了4年的儿子啊……目前,配型工作正在进行中,小林的器官可能被移植到全国各地有需要的孩子身上。
题:内蒙古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期待“捐有所值”1990年2月,身患肝癌已经奄奄一息的刘其端在北京朝阳医院留下遗言,他要把自己的遗体制成骨骼标本捐献给内蒙古医学院。
这一选择,让人看到来自平常人的奉献精神和不凡善举,这同样是破解器官捐献难题的重要建构力量。以此不难发现,靓靓父母做出的这一选择,让人看到来自平常人的奉献精神和不凡善举,这同样是破解器官捐献难题的重要建构力量。
自己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孔振宇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帮助更多的人。
得知自己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孔振宇提出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帮助更多的人。 签志愿书那天,双手已经使不上劲的孔振宇在父母的帮助下,歪歪斜斜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接着开心地笑了。
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