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2014年马上就要结束啦,时间之快,总是让人忍不住唱起来“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一年,又有很多新的网络词汇“横冲直撞”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下面总结了2014的十大网络流行语,排名不分先后,快来看看哪句才是你的菜!
且行且珍惜
出处:2014年3月底,文章首次回应“出轨门”承认了“劈腿”传闻。3分钟后,马伊琍在微博写了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回应。于是“且行且珍惜”开始流行。
你家里人知道吗?
出处:起源于一个在网吧看新闻的网友:“你在这这么土,你家里人知道吗?”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你家里人知道吗”很快成了网络流行语。这句话的发展潜力和可扩展性也给了网友无数吐槽的灵感。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出处:这句歌词出自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被网友引申为对奇葩事物的形容,比如一张图片很雷人,网友就可以用“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来形容它,多用于调侃和自嘲。
萌萌哒
出处:萌萌哒是由网络热词“么么哒”演变而来,是“该吃药了”的含义。由于语义环境差别,萌萌哒多形容自己的萌化形象,而么么哒更多的时候作为对他人爱称或者语气助词。
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出处:原本是天涯社区的求助帖子标题,其中有“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的表述,后被广泛用于表达无语、无奈、受不了了等状态。
也是醉了
出处:这一神回复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金庸《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大侠。爱开玩笑的令狐冲曾这样讽刺别人的谄媚:“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谄媚样,就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之后一群《英雄联盟》的玩家们对此词情有独钟,不管对方的技术很差还是很好,小伙伴都喜欢说:“哇,这大神的技术,我也是醉了”。主要是一种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轻微表达方式。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无法理解”、“无力吐槽”换用。
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出处:《万万没想到》第二季第一集中,“叫兽易小星”扮演的唐僧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全句为“我想我还是安静地当一个美男子算了”。
买买买
出处:调侃微博红人王思聪和爸爸王健林的对话:王思聪:爸,这个……王健林:买买买!王思聪:爸,这个……王健林:买买买!
现在问题来了
出处:“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红极一时,“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个问句前被网友添加了一句“现在问题来了”,后面可跟“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也可引出其他要问的问题。
有钱,就是任性
出处:前段时间一条新闻称老刘网购保健品花1760元,不久陆续接到敲诈电话,老刘明知道自己上当了还一如既往地给罪犯汇款。记者采访老刘,老刘却说:被骗7万的时候发现上当了,当时觉得警察不会管,又想看他们(骗子)究竟能骗多少钱。这则新闻引爆互联网,网友调侃:有钱就这么任性。
小伙伴们,2014年马上就要结束啦,时间之快,总是让人忍不住唱起来“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问句前被网友添加了一句“现在问题来了”,后面可跟“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也可引出其他要问的问题。
这一年,又有很多新的网络词汇“横冲直撞”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中新网8月29日电(上官云) 综合报道,近日,一些诸如“喜大普奔”、“十动然拒”等网络流行语似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这些词语传播范围的扩大,再次引发了对于“网络流行语”是否可以入词典、是否可以规范使用的争论。对此,有专家称,判断一个新词汇有没有资格入选词典,第一要看它是否全民通用,第二要看它是否经历了历史和时间的积淀,现在谈“十动然拒”等语入词典,还为时尚早。
针对这些观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陈晓冉表示:“如果网络低俗语言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戾气,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必须及时依法治理。专家指出,就治理主体来看,目前互联网治理通常由政府主导,以“自查自纠、责令查处、群众举报”三种形式组合,形成监管模式。
由青年导演卢正雨自编自导自演的复古动作喜剧《绝世高手》自3月28日上线后便爆红网络,20天内播放量突破1400万、评论量达13888条,迅速攀升为网络上讨论和称赞最多的微电影之一
一年一度的、严肃认真的、科学严谨的、刘兴亮一手炮制的“中国互联网哈哈榜”,又闪亮登场了。点评:逼格一词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哈哈榜之十大流行语,说明这个榜单的逼格很高。
跻身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的“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近日被发现已成功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词典),引发网民组团前往围观“作”到国外的盛况。
“你家人造(知道)吗?”、“西班牙、英格兰都回家了。哥们,咱也不在这添堵啦!”郑州城管用网络流行语劝导占道商贩。
“你家人造(知道)吗?”郑州城管用网络流行语劝导占道商贩。
“你家人造(知道)吗?”、“西班牙、英格兰都回家了。哥们,咱也不在这添堵啦!”郑州城管用网络流行语劝导占道商贩。
原本印在月饼皮上的“花好月圆”变成了“且行且珍惜”,“团团圆圆”也成了“火钳刘明”(网络词汇,谐音:火前留名),更有“求关注”、“给力”、“么么哒”等网络热词。苏小姐解释,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当回归本质,“加入流行文化其实就是商家的卖点,是哗众取宠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