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央电视台记者提了这么个问题:这几年粮食一再丰收增产,大家都非常清楚,但同时大家也了解到,去年东北发生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今年河南、辽宁又发生严重的旱灾。大家不禁要问:怎么旱了也丰收,涝了也丰收?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辽宁、河南夏季的干旱是比较严重的,但只是局部的,主要集中在两省西部,这两个局部地区基本上可以说是靠天吃饭。最后统计,今年辽宁秋粮减产88亿斤,河南秋粮减产8亿斤。
他说,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每年都有灾害发生,有灾是必然的。今年的气象条件总体还是不错的,是一个正常的年景。今年夏秋季节农作物最大受旱面积只有7000多万亩,比近5年同期平均少了2000多万亩,所以今年的灾害还是比较轻的。
毕美家表示,今年秋粮能够再获丰收,有三个积极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扩两增”。“一扩”是今年秋粮的面积扩大了,预计今年秋粮的面积是11.9亿亩,增加了1165万亩。“两增”,一是没有受灾的地区是明显增产的,另一个是去年受灾的省份,比如安徽、湖南、广东、贵州、浙江,今年没有减产,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
玉米是我省最主要的秋粮作物,由于高产稳产,价格高,收益好,2002年至2015年玉米面积连续14年增长,2015年玉米面积约占秋粮面积的70%。
玉米是我省最主要的秋粮作物,由于高产稳产,价格高,收益好,2002年至2015年玉米面积连续14年增长,2015年玉米面积约占秋粮面积的70%。
近日,吉林省各地粮库陆续迎来秋粮入库的高峰时期。
秋粮收购检查内容包括定点环节、收购环节、验收和储存环节。检查委托收储库点是否具有粮食收购资格,是否在农发行开户,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收储企业验质检斤程序是否规范、公开透明,是否存在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收购或拒收农民交售的符合标准粮食的情况;对收购入库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是否及时开展验收,是否存在集中突击验收情况等。
根据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国秋粮收购基本结束,截至4月30日,全国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秋粮总量累计达到20064万吨。
毕美家表示,今年秋粮能够再获丰收,有三个积极因素。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厅获悉,目前河南大部分秋粮已进入成熟收获期,部分地块开始收获。” 目前,河南大部分秋粮已进入成熟收获期,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增产增效,目前河南省大力推广了玉米适时晚收技术。
目前,河南大部分秋粮已进入成熟收获期,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增产增效,目前河南省大力推广了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农业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扩大玉米、水稻机械收获面积,做好晾晒烘干,防止发霉变质,确保秋粮品质。
全省秋粮作物形势整体平稳,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增而不减。
目前,河南大部分秋粮已进入成熟收获期,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增产增效,目前河南省大力推广了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农业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扩大玉米、水稻机械收获面积,做好晾晒烘干,防止发霉变质,确保秋粮品质。
合理的粮食收购价格不仅是种粮农民收益的基本保障,而且也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8月19日,省政府召开涉农部门及农业专家参加的会商会,研究干旱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紧急部署抗干旱保秋粮工作。王铁在讲话中指出,持续干旱少雨已经对我省秋作物造成影响,未来有可能造成秋粮严重减产和农民减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收好种好更要管好。在全省夏收已超过三分之二、夏播已达68%的关键时刻,6月7日,省农业厅下发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抓好夏收夏种的同时,及时开展田间管理。
今年秋粮生长期间我省经历了长期高温天气,但是完善的水利设施和科学的田间管理等措施,有效稳定了粮食产量,全省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咱这基本上还是丰收年,就俺这个村,也不怕旱,也不怕涝,旱涝保收。”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截至10月6号,全省秋作物已收获1092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0.8%。秋粮已收获6655万亩,其中水稻已收722万亩,占79.6%。棉花已收88万亩,占27.6%。周口、洛阳秋收接近尾声。全省已腾茬9767万亩,整地619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