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1日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宏观数据的发布,中国经济再次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只有拨云见日,保持客观理性,才能准确把脉中国经济的未来。
一问:中高速如何持续?
从7.4%到7.5%,再到7.3%,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虽然呈倒V型增长,但幅度微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用“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概括了这种发展态势。他同时表示,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困难和挑战。
此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唱衰中国的声音此起彼伏。德国《经济周刊》网站甚至称,经济衰退是规律,应对中国经济高增长预期表示怀疑。
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是,四季度中国经济能否回暖,增速下降是否会成为一种惯性?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指出,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虽然经济增速换挡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慢下来’的中国经济必须保持在7.5%左右这一合理区间,稳增长丝毫不能放松。”张占斌说。
根据测算,如果考虑人口增长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年均增速均须保持一定速度,才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面对下行压力,盛来运认为,四季度和今后时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新“四化”、中西部后发优势、消费结构升级、改革力度加大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
“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认识和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加快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使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境界。”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说。
二问:定向调控如何继续发力?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民营企业凯腾投资集团,过去经营方向以国际贸易为主。由于国内资源价格逐渐攀升,部分制成品价格甚至高于国外,呈现价格倒挂。
公司董事长毕连凯告诉记者,从三季度开始,公司调整发展思路,转向以进口为主的多样化经营,深挖国内市场潜力。
“随着国家进出口配套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我们对进口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下一步计划把国内加工优势同国外市场相结合,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毕连凯说。
此前,外界纷纷猜测,一直坚持定向调控的中国政府是否会出台强刺激政策提振实体经济。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文说,北京必须决定是继续坚持下去,还是采取更引人注目的促增长措施,包括普遍降息或者全面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但是,不少经济学家并不这样认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强调知难而进,淡化政策刺激预期,意在利用调整期倒逼压力,因势利导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为保障经济平稳增长,深化改革和宏观调控要同时下力气,一方面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一方面坚持总量稳定、定向调控的总体思路。同时,要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消除不合理因素,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的同时,加强结构调整,引导货币信贷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说。
三问:百姓生活会受影响吗?
今年中秋节后,31岁的陈胜名没有返回打工地深圳,而是选择在老家江西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企业重新就业,每月能拿4000多元工资,和在深圳时相差无几。
陈胜名的经历反映出两个现象:一是在经济增速下滑情况下,农民工工资仍在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就业压力有所缓解,劳动力需求保持旺盛。
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2%,跑赢了GDP。
“考虑到供求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整个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正在加强。”盛来运说。
人力资源企业易才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赞告诉记者,目前快消品、金融和物流等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都非常稳定,“特别是一些新兴业态,用人需求非常大,如第三方理财机构,其员工数量需求不亚于中小型银行。”
与此同时,在收入增长、CPI温和的情况下,消费成为一大亮点。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网上零售额更是大增49.9%。
“现阶段经济增速本身没有过去那么重要,这时候要追求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的增长,而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立指出,经济新常态下,随着以消费为主的需求结构和以三产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过去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会在消费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自主创新驱动下有一个“恢复式”发展,最终使百姓受益。(记者赵超、于佳欣、程子龙、毛振华、王淑娟、何欣荣)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