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等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后首度针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提出全面改革路线图,并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
随后,单独二孩、废止劳教、户籍、司法、高考、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磅改革陆续启动。首次作为单独部分写进全会决定的军队改革也在推进。2013年底习近平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
有评论认为,本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见。从目前的进度看,中央没有“放空炮”。
专家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当前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的改革,不能向后退缩,退缩是没有出路的。
改革元年
公平正义成推动改革落脚点
“继邓小平之后最具有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今年4月,习近平再次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100位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这份杂志给出上述评语。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的目的地,选在改革前沿的广东。
他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
习近平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他在考察时强调,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刊文称,习近平履职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视察的第一站选择深圳似乎蕴含深意,与香港接壤的深圳经济特区一直是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日本《外交学者》杂志认为,习近平将自己坚定地置于改革者一边。
广东社科院教授丁力对媒体说:“在我看来,习近平总书记首站视察选在广东,应该是要向外界表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今年8月,中国各地进入“纪念邓小平”时间。
8月20日,七常委集体出席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在讲话时说,“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今年被中国官方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这一背景下,官方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充满政治宣示的色彩。
就在座谈会召开当天,《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突出邓小平的“公平观”:“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改革的落脚点。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认为,无论是户籍、高考等民生领域改革,还是行政审批、国企等经济领域改革,均指向民众反映较多的不公平问题。
对于改革的决心和原则,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已形成共识,并在不同场合表态。
习近平曾表示,中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进展。
从8月下旬到9月初,李克强在半个月内五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改革问题。他多次表示改革要实践“公平”,要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国务院进行的简政放权、推动行政审批改革,要让国企、民企受到同等待遇。
今年3月,张德江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中央部署的相关改革举措,需制定、修改法律或得到法律授权的,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适时安排审议,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序进行。人大要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俞正声谈到政协工作时指出,政协要针对重要改革举措贯彻执行和改革任务落实完成情况,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坦诚提出建议和意见。要正确对待改革涉及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及时反映界别群众愿望诉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刘云山表示,中国共产党推动全面改革,是因为有“自己拿起手术刀”的自觉。在中央党校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刘云山说,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注意结合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持续改进作风的制度保障。
王岐山在基层考察时说,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以优良党风政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张高丽在一次活动上引用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话表示,中国改革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