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两天后,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收支规范透明的相关意见。李克强说,不光是中央部门、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算。据中国政府网
预算公开
地方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会议指出,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
当前,重点要大力推进三个“强化”,开展两项“行动”,做到两个“规范”。
一是强化预算约束。政府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能搞“账外账”。
二是强化预算公开。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三是强化国库资金管理。唤醒躺在账上“打呼噜”的沉睡资金,提高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截留、挪用、滥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
四是开展清理整顿“小金库”行动,取缔各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堵塞公共资金的“跑冒滴漏”。开展整顿“乱收费”行动,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尤其要看住加重小微企业负担的乱伸的“手”。对依法合规的收费也要全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是规范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六是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依据新修改的预算法,允许地方依法适度举债,纳入预算管理,不得将债务资金用于经常性支出。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勒紧债务风险的“缰绳”。
解读
预算公开细化有助公众监督
“透明预算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预算公开的内容具体而细化,有助于增进公众对政府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对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提出具体要求,要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勒紧债务风险的“缰绳”。
“地方政府举债得来的钱具体花到哪里,要有严格的监督。”白景明说,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助于对债务风险实施动态监控,即使出现偿债风险,也可以及时处理,控制风险蔓延,避免引发系统性的财政金融风险。据新华社
体育产业
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审批
会议认为,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改革创新,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
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
二要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完善财税、价格、规划、土地等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
三要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身培训等体育服务业。让体育产业强健人民体魄,让大众健身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解读
“体育产业要减少中介”
全国政协委员、前篮球明星姚明在4月3日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了《取消赛事审批 激活体育市场》的发言,5个月之后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
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体育产业专家魏纪中说,国务院做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这是体育界和体育产业界盼望已久的事。
“体育产业的公益性强,但真正从事体育的企业还不多,因为政策不明确,体育资源多在政府手中,对体育赛事限制性层层审批,因此,投资不敢贸然进入。体育市场有行政性垄断,也是腐败的土壤,”魏纪中说,“我认为,国务院的决定及时、明确。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在微观操作上要大胆放开。要减少中介,让有资质的企业利用市场,这样体育市场才能发展壮大。”据新华社
现场
“唤醒打呼噜的财政资金”
把躺在账上“打呼噜”的钱用在惠民生等重点领域
去年以来,李克强力推审计署彻查整顿各部门各种名目的“小金库”。而在一周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第三方评估机构发现的“扶贫工作相关资金到位率不足”等问题,他当即责成有关部门认真完善规则,用好“趴”在账上的沉淀资金。
2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若干年来,很多财政资金在各部门、地方的账上“打呼噜”,有些已经沉淀了10年、甚至20年,造成巨大的浪费。他强调,要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截留、挪用、滥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唤醒”那些常年沉睡的资金,提高结转结余资金的使用效率。
“根据修改后的预算法和新推出的改革方案,再有长期不用的沉淀资金,我们就要收归中央财政,让它们真正用在刀刃上!”李克强说。
李克强强调,加强国库资金、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将会是未来的常态机制。各项资金要根据预算列收、列支。
“这些‘奶酪’必须要动!要让那些躺在账上‘打呼噜’的钱,真正用在有利于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总理态度坚定地说。
李克强最后说,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制度性改革。“预算管理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把预算管理改革放在首位,既有国际经验可资借鉴,也是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他说。据中国政府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