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峰会,四个国家,数十场会谈会见——正在拉美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日程密集、活动繁忙,到阿根廷共和国庄园的参观考察成为其中别具一格、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当地时间19日,阿根廷共和国庄园阳光明媚,草木葱茏,习近平主席在主人的陪同下,满脸笑容地端详着一头头牛羊,还饶有兴致地拉拉牵牲口的绳头,重现“老把式”的风范。
纵观习近平主席近年来的出国访问,抽空访问农场农庄,与农场主、农户拉拉家常颇为常见。
去年访问拉美时,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走访哥斯达黎加的农户,与咖啡种植户萨莫拉一家品咖啡,唠家常;今年访欧时,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参观了中荷农业合作和荷兰郁金香花展,彭丽媛应邀将新培育的郁金香命名为“国泰”,成为一段外交佳话。
更早时候,4年前习近平访问澳大利亚,曾冒雨驱车一个多小时参观墨尔本郊外的卡尔德米德牧场,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转盘挤奶设备赞叹不已;两年前访美时,习近平走访金伯利农场,与农场主瑞克同坐拖拉机的一幕,至今依然为当地民众津津乐道;两年前访问爱尔兰,习近平深入詹姆斯·林奇农场考察,微笑着抚摸小牛犊的一幕定格为中爱友谊的经典瞬间。
为什么习主席乐于在繁忙的日程中抽空到异国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不妨略加解读。
首先,他虽身居高位,依然眷恋泥土的芬芳。
年轻时,习近平曾在陕北农村插队,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农活都干过。他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却长时间不换肩,是乡亲们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7年的农村生活、7年的甘苦与共,与黄土高原纯朴乡亲们摸爬滚打的岁月,不仅让习近平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也使他深切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什么叫“接地气”。而今,几十年过去了,习近平健步踏上田埂、牧场,亲切感油然而生,人们透过镜头都可以看得出来。
其次,他虽身在国外,依然心系“三农”。
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这是13亿人口大国元首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陕北插队之时,身为一村之长的习近平就思考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后来,习近平又在多个省市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对农业、农村、农民一直保有深厚的感情。当选党的总书记后不久,习近平就冒着严寒驱车300多公里,到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
在国外农场考察之时,习近平经常说的话语是:“我当过农民”,“我了解他们的温饱冷暖和喜怒哀乐”,“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集中力量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农民们都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很重要的任务。”
再其次,他考察国外农村,目的是为国内农业、农村发展探求新思路、新方法。
早在陕北插队之时,习近平就曾远赴四川学习引进沼气。几十年后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会晤时,“沼气”依然是宾主双方津津乐道的交谈话题。在河北正定任职时,习近平就曾到素有“美国粮仓”之称的艾奥瓦州考察访问,引进良种。而今,习近平出国走访农家,总是询问农业新技术、新动向,思索着国内农业发展如何借鉴。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13多亿人口吃饭、发展问题。中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国外的专业化、现代化、特色化、集约化水平,对国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四,他也在拓展中外民间友谊,搭建心灵之桥。
每一次走访农场农庄,本身就是一场绝佳的公共外交、文化交流。通过走访农户,习近平主席能与外国民众近距离交流,拉近中国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和情感距离。
此次走访阿根廷共和国庄园,好客的主人展示了高乔人的马术、印地安人的歌舞、阿根廷探戈,生动展现了这个“马背上的国家”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习近平与农场主莫内塔一家促膝交谈,亲切互动,这温馨的一幕让当地人备受感动。正如习主席所说:通过参观,我对阿根廷有了更多了解,我会把阿根廷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回去。
其五,他在拓展中外农业贸易交流,共话农业合作发展。
时代车轮在转动,如今的中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各国都争相向中国推销自己的农副产品。今年习近平访法时,法国人在里昂市政厅临时搭起“法国食品超市”,盛情邀请习主席尝奶酪、品红酒,企望打开中国市场。相对应的是,如何坚持立足国内、在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亦是中国政府思索的大课题。
习近平在国外考察时多次强调,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有利于探讨加强中外农牧业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中外农业合作不仅对双方有利,而且也可以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此次在阿根廷,习近平亦指出,中方愿意同阿方加强农业领域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
在习近平历次出访中,农业合作与农产品贸易协议都是众多合作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考察哥斯达黎加农场后,中哥双方签署了多项农产品贸易协议,让更多哥斯达黎加优质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此次访问阿根廷,中阿签署质检议定书,有助于阿根廷农产品更为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
土地是“万物之母”,是“立足之根”,是“希望之源”。放眼全球,对土地的热爱是许多国家民族的共性,重返故土亲吻土地是许多民族的习俗,讴歌土地的诗篇层出不穷。美国名著《飘》里有句名言:“世界上惟有土地与明天同在”;中国诗人艾青也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漫步农场,察农情、问农事、谈发展,千山万水隔不断对土地的爱。习近平主席走访国外农庄农户的一幕幕,不仅是中国外交的多姿多彩的画面,还将因其深刻的内涵、深远的意义而永久为人铭记。(国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