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首访非洲50周年,李克强总理今天也将启程访问非洲,这将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非。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为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特点
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非洲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始于1956年,进入21世纪,中国对非援助增长迅速,更加注重义利并举。援助领域逐步向减贫、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等民生和能力建设方面倾斜,为非洲国家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也给受援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介绍到,中国对非援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资金方面,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项目方面,有成套项目、技术合作、物资援助和现汇援助等。
同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特点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3月份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迄今中国为非洲已经援建了1000多个成套项目,没有附加过任何政治条件。
效果
中非政治经济合作深化
中非合作是互利的,不仅是政治上,也有经济上。政治上,非洲国家对华非常友好,在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一直给予中国支持。1971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决时,76张赞成票里,有26张是非洲国家投的。汶川地震时,赤道几内亚这个只有200万人口的小国,就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了200万欧元。
在回应中国国内对援助非洲的质疑时,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指出,中国在经济上也从中非合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益。一方面,非洲是中国重要的资源来源地和市场。另一方面,对非援助和合作带动了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去非洲开展业务,既给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增加了很多就业机会。对非援助为中国在非洲开展贸易和进行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美)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