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放的放彻底 该管的管到位

2014-04-24 10:06 来源:经济日报

  4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集中推出3方面改革,包括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等。相关政策措施可谓大处着眼、细节入手,都是市场亟需、影响广泛、关系长远的必须之举,有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这3方面改革看似分属不同领域,实则均根系政府职能转变这一中心环节。一方面,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都是政府将不该管的事放掉、放彻底,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和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另一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是政府把应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切实保障社会投资和创业的秩序与权益。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才能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去年以来,政府在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政府继续围绕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等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力求能有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因此,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企业投资自主权、鼓励社会资本发展的部署,正是这一改革思路的延展和具体落实。

  相对而言,此次会议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相关部署,虽不会对市场投资与交易等产生即刻影响,却具有更加长远和基础性的积极意义。

  自此轮简政放权的改革加速以来,部分地方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曾私下表示出困惑:政府把权力全交出去了,还要我们这些政府人员干什么?实际上,当前大力推进的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政府彻底撒手不管,目的恰是必须在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管。有人比喻,放与管犹如车之两轮,只有两个轮子一起转,车才能跑得快、跑得稳、跑得好。如果取消和下放审批权之后,监管没有到位,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经济日报》记者近期采访发现,正在实施的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改革激发了全社会兴业创业活力,也有些企业刻意规避法律责任,在没有实质资本的情况下申请骤增注册资本,背离诚实守信原则,为市场交易埋下隐患。

  这就提醒我们,政府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必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建立包括科学抽查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等在内的有效监管机制。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走出长期存在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