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自称因异常交易损失近2亿 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3-08-19 06:55 来源:新京报

8月17日,北京的一家光大证券。图/CFP

  8月17日,北京的一家光大证券。图/CFP

  光大证券称异常交易非“乌龙指”,通报表示订单系统存在缺陷;当日损失约1.94亿元

  就8月16日光大证券异常交易事件。中国证监会昨日下午通报称,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暂停相关业务。

  昨日,光大证券披露了事件原因,称由于订单系统存在缺陷导致。光大证券当日进行了风险对冲操作,并表示,对投资者可能产生的损失,公司将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证监会确认当日交易有效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昨日称,依据有关法规,8月16日全天股市交易成交有效,能够顺利交收,整个结算体系运行正常。

  这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之后,中国证监会确认16日当天交易有效。

  此前由于在8月16日11时5分左右,上证综指突然上涨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权重股均触及涨停;午后投资者知悉为光大证券自营出现错误交易,股价大幅回落,上证指数最终收跌0.64%。

  这其中,不少投资者在上午上升阶段买入,股价回落后遭受损失,部分投资者提出当天交易应作废。证监会的表态意味着,受损投资者的期望将落空。

  证监会称尚未发现人为差错

  中国证监会昨日还表态称,在核查中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

  证监会表示,经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

  但证监会在昨日的通报中,仅认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证监会称已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

  目前上海证监局已决定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出问题的相关业务,责成公司整改,进行内部责任追究。

  中金所限制光大证券自营期货开仓

  中金所昨日晚间称,从周一开始对光大证券自营业务股指期货交易采取限制开仓措施,并敦促光大证券妥善处理现有持仓。

  这一表态意味着光大证券只能处理掉目前手中的股指期货,但对光大证券目前的锁定亏损策略并无影响。

  ■ 事故原因

  1

  2秒生成2.6万笔预期外订单

  8月18日,光大证券再次发布公告,较为详细地披露了事故原因。

  当日9时41分,交易员分析判断180ETF出现套利机会,通过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先后发出三组买入180ETF成分股的订单,共计2051笔委托,委托金额合计不超过550万。

  公告称,11时07分,交易员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成交金额异常,并终止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的运行,同时启动核查流程并报告部门领导。

  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责编:马珊珊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