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2010年8月,本报记者曾在台北专访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前“行政院”院长刘兆玄先生,听他高论“中华文化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建议在两岸签署ECFA之后、不具备条件展开政治谈判之前,以类似“两岸文化合作框架协议”作为中期目标。
三年之后,本报记者在台北再访刘兆玄先生,虽然两岸交流情势已今非昔比,但他对两岸文化合作的价值判断仍痴心不改。
“深水区站稳了脚,才好往前走”
《21世纪》:刘先生,三年前听到您关于“两岸文化合作框架协议”的构想,觉得甚切两岸实际,但是三年过来,两岸并未朝这方向有实际推动,反而大陆有直接切入政治议题的迫切愿望,而台湾虽也有文化领域的出招,但未获共识。为何?
刘兆玄:三年前我提出这个提法,是觉得在当时阶段,商业贸易敏感度低,ECFA是蛮自然的结果,而时机不成熟之下谈政治欲速则不达,或有负面效果,是以文化合作来作中期过渡。可惜一谈到文化,主事者总是只看到“文创产业”,但文化真正产生很大力量的,是其虚的部分。
《21世纪》:这几年进展有限的原因,是否因文化与意识形态有过于密切的关联?
刘兆玄:政治意味其实无所不在。
当然,经过ECFA后这两三年的交往之后,来谈政治协商,跟三年前又不一样。我不是说时机成熟了,而是说,更有立足点,来试探这件事情了。我的看法是,两岸之间,浅水区摸石头已摸完了,深水区倘站稳了脚,才可往前走。
《21世纪》:个人觉得,在文化和教育的层面上,马政权似乎谨慎有余。李扁时期12年时间在文化和教育层面“去中国化”,马上台后进行“纠正”,或许担心引起深绿不满,措施不够有力,遂令李扁时期大部分“去中国化”进展在台湾社会深淀了下来。
刘兆玄:“去中国化”,它比较容易做到的,是“去掉”现在的中国,但“去”不掉的,是传统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很真实的中国,在台湾有争议,但传统的中国,没有问题。台湾的教育,不是完全靠教科书,要从生活当中实际去体验,因此两岸扩大交流始终有正面价值。
《21世纪》:您所说的两岸共同进行中华文化现代性的建构,是否仍应成为追求目标?
刘兆玄:儒家理想之所以两千年在中国没有实现,是由于没有一个大的力量在后面支持它。
可现在有一个大国,这几个地方,它不是靠打仗,是靠经济力量强大的,这个力量还没有变成一个霸权,这个圈圈,有一个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文化。这是两千年来,有一个机会,真正实现中国人的政治理想。当然,这不是复古,而是和21世纪世界主要思潮结合,一个非常新的意义上。
也要强调,这个事情,不要有意去弄,不要变成一个教条,一个政治工具。
吁两岸建立共同智库
《21世纪》:我有一种感觉,两岸执政党似乎都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希望在马的第二任期这余下的3年,做一些关键性的事情。但这事情显然无法是政治谈判。该做些什么?
刘兆玄:时间上,我有同感,不是很宽阔的窗口。剩下这三年,怎样把有一些事情制度化,有一些事情使其不可逆。
现在的问题是,谈任何事情,最大的困扰就是,一开始,就卡住了。其实这个拦路石头,不必当作先决条件,为何不先放在一边,先做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如果说当年抗战是“用空间换取时间”,我认为现在应该“用时间换取空间”。
《21世纪》:您所说,做一些“让两岸变得更好”的事情,请试举一例?
刘兆玄:比如,两岸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智库。在智库层面来谈两岸问题,会比较没有禁忌。今年来我一直在呼吁这件事情。
《21世纪》:两岸智库间对话,包括红绿智库对话,都已有了?
刘兆玄:我设想中的,是两岸共同设立的一个智库,可以是一个“基金会”,注册可以在无关的第三地,越中立越好,但要有两岸政府认可、借重它,民间来支持它。基金会就两岸间“可持续的和平与繁荣”之相关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可以选择可行性高的议题先切入。这样用“共同智库”的机制,把一些问题一样一样地丢出来,打破某些禁忌。
《21世纪》:希望看到两岸的财团来回应您的此一倡议。
刘兆玄:台湾已有一些企业表示出兴趣,也希望大陆民间财团参与进来。
关于大陆的“民国热”
《21世纪》:个人的观察,近几年在大陆知识界出现了一种“民国热”,由此一些知识精英表现出一种“亲台湾”的热情,但台湾社会对此似乎无感?
刘兆玄:台湾社会对此是有感的。
不过我也要指出,类似事情台湾也发生过,当初留学潮,台湾知识分子去美国之后,重新认识大陆,发生过很大一批“亲大陆”的潮流,觉得大陆每样事情都很好。这个与现在大陆发生的蛮相像的。
其实大陆的民国热,有很多方面把台湾想得太好。大陆欠缺某些东西,在台湾找得到,所以把台湾美化了。
当然我们应该正视这些情况。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