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县被曝发文要求教师每天捐一元,引发网络热议。网友质疑,原本出于自愿的捐款为何要用“红头文件”募捐,是否强制捐款,善款去向是否透明?
昨日,长沙县对外表示,如果出现强制扣款充当捐款的行为,将彻查并严肃处理。
爆料 善款从工资卡里扣
近日,长沙县某中学老师爆料,从去年开始,“捐款”成了工资单里的固定一项。捐款的名目为“一日一元捐”,该项目由县民政局发文募捐,一天一块钱,一年就是365块,但去年提高到400块,在长沙县所有的中小学中收取。
昨天下午,长沙县某中学一名彭姓教师对记者说,“到年底,每个老师工资卡里都会扣除400元,每年都是这样,扣了之后校长会跟我们说一声。”
有网友留言称,情况如属实,那这是一个强制性的“捐款”了。
教育局 由工会统一收取
昨天下午,长沙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系统参与该活动的方式,是将由上级发文的通知传达到各学校,进行宣传发动,积极提倡老师献爱心,“每年都会收取一次,一般在春节前,由工会负责(收取)。”
对于直接从教师工资卡中扣除的情况,该负责人予以了否认,“都是给的现金,而且是自愿原则,由学校工会收取。如果不交,也不会有什么后果。”
既然是自愿,那每所学校大概有多少老师自动交了捐款呢?该负责人说,这个没做过具体的统计,但老师一般都会交。
民政局 并非摊派,已进行调查
上述彭局长口中的上级通知,是由长沙县民政局下发的《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的通知》。
民政局局长肖树森表示,确实下发过《通知》。记者从其提供的《通知》副本发现,内有“各级各部门要把‘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要组织干部,发动群众,完成任务”的句子。
但肖树森强调,慈善一元捐并非是摊派,“原则上是自愿的,并没有强制性。”对于是否出现了从工资中直接扣款充当善款的事情,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一旦发现捐款过程中确实出现强制行为,必须立即纠正,并向当事人道歉。”
据他介绍,长沙县从2004年开展“天天慈善一元捐”活动,“提倡县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及干部职工自愿每天捐一元,用于扶贫帮困、助医助学等公益事业。”肖树森透露,2010年,县慈善会到账“天天慈善一元捐”捐款324万元,捐款来源主要为全县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大部分县内各中小学教师。
长沙县委、县政府回应称,已组织民政、教育等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
[链接]
“体制内”募捐不宜变成制度
记者发现,部分地方都通过发“红头文件”来组织捐款。虽然字里行间偶见“自愿”等字样,但“加强组织”、“明确责任”、“领导带头”等提法也屡见不鲜。
一些干部坦承,层层发文开展慈善活动,筹款对象又是财政供养人员,至少在“政治觉悟”评价、地方“舆论场”或者领导“印象分”中,让人感到“无形压力”。单位和单位、个人与个人、地方与地方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隐性攀比”。
长沙县一位参加过“慈善一元捐”的人士认为,即使是对“体制内”,募捐也不宜定额,不宜成为一项无形的制度,“无论任何时候,捐款都要突出自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