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之忧——厦门拟建首个“人工岛”事件调查
近日,一则“厦门首个人工岛有望落户同安湾”的消息在厦门当地引发了不小反响,公众对这个正处于环评阶段的“人工岛”提出了各种质疑,比如会否破坏当地生态导致珍稀生物灭绝、项目的环境评估会否走过场等,不少公众忧虑如果没有科学决策一味地填海造地将给子孙后代带来生态忧患。
带着这些质疑,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当地的群众、专家以及相关部门并一一进行求证。
质疑一:环评公示为何“神秘消失”?
据记者了解,厦门拟建的首个“工人岛”工程,位于厦门同安湾东南海域鳄鱼屿北侧,陆域面积45万平方米,将打造成华商高端会所。项目8月1日进行环评公示,如果市民对该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多种方式向环评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反馈意见。
8月24日,网友“落魄书生周筱赟”发帖称:“该人工岛的环评公示从8月1日起在厦门市环保局的网站公示几天后,突然消失了。”这个帖子让一些市民开始怀疑“厦门市政府藏匿环评公告在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填海造岛。”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众参与需进行两次公示:第一次为环境信息公示,收集公众主动提交的意见,第二次为报告书简本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
那么,首次环境信息公示为何“神秘消失”?
面对质疑,厦门市环保局不久前发出一则声明表示,环保局网站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栏目中发布的信息,由发布者自行输入、提交,其内容由发布者负责。相关信息的公示期和下线时间均由发布者自行设定。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所在接到环评委托后,于7月29日在当地报纸上简单刊登了一则环评公示消息,于8月1日在环保局网站上进行公示,当时设定的期间是15天。“这一切都按照环评公示的要求来做的,并不是‘神秘消失’。如今研究所正在对该工程进行详细的调查。”该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公示的时候,因工作上疏忽,的确出现了工程图上坐标正确但对应文字部分错误的问题。
质疑二:是否建设在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拟建的“人工岛”位于厦门同安湾东南海域鳄鱼屿北侧滩涂地上,在厦门本岛与翔安区、集美区之间海域,东距翔安区刘五店约2.5公里,西距集美区约7.2公里,南距五缘湾约6.2公里。
记者日前来到厦门翔安区马巷镇琼头村,租用当地渔民的渔船行驶半个多小时来到鳄鱼屿。登上0.15平方公里的鳄鱼屿,只见绿树成荫,白鹭不时落在岛屿上嬉戏,几位游客正在这里拍照,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画卷。鳄鱼屿的北侧有着大面积的滩涂,种植了大量的红树林。
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鳄鱼屿海区就在附近。
厦门翔安区马巷镇琼头村村民林北水如今负责承包鳄鱼屿。他告诉记者,“一些开发商想过来开发鳄鱼屿,并愿意付一大笔资金,我都拒绝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保护好鳄鱼屿。保护好鳄鱼屿,生态好了,才能保护我们个人的财产。”
拟建“人工岛”的消息在琼头村传开后,村民们纷纷担心“人工岛”的建设会破坏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针对“工程是否位于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疑问,记者来到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核实。该局资环处负责人洪荣标博士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告诉记者,拟建的“人工岛”并不在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而是在其外围保护地带。
洪荣标说,1991年,厦门建立了市级的文昌鱼保护区,当时的整个保护区是65平方公里,其中黄厝海区18平方公里,鳄鱼屿海区5平方公里,小嶝岛海区10平方公里,南线至十八线海区30平方公里,还有2平方公里在陆域。随后厦门又建了两个自然保护区:白鹭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区。2000年,厦门市整合了三个自然保护区向国家申报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论证和申报材料里面都很明确,文昌鱼的保护区只是黄厝海区的18平方公里,鳄鱼屿、南线至十八线、小嶝岛三个海区都变成了外围保护地带。“2000年4月份,专家组经过综合论证后提出来新的保护区规划。当时文昌鱼的数量在黄厝这带比较多,而在其他三个外围地带相对比较少。”洪荣标说。
“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能否进行建设,法规上并无禁止,但需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经科学论证不损害保护区的环境质量,按程序核准后方可建设。”洪荣标说。
质疑三:是否会导致生态灾难?
在采访中,一些专家以及琼头村的一些村民对“人工岛”一旦动工建设将对这片海域的生态造成的破坏深感忧虑。
据悉,文昌鱼是一种珍稀小型的底栖动物,在进化位置上是介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享有5亿年前活化石的称号,是研究动物进化的稀有物种。
记者在琼头村采访时,当地村民均表示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这里已经有好几年未捕捞过文昌鱼了。57岁的琼头村村民林明德告诉记者,“我12岁就开始‘讨海’了,那个时候可以随便打捞到几千条上万条文昌鱼,现在七八年都没有捕捞到文昌鱼了。”
“这一代的文昌鱼已经面临着绝种了。”村民林北水告诉记者,20年前有人一天可以抓到七八斤文昌鱼,现在不可能了。
1979年就开始从事文昌鱼研究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专家方永强说,“上世纪80年代初,文昌鱼很多,我们请渔民来捕捞文昌鱼,每次出去,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可以采两桶有几千条。到1987年就没那么多了,差不多捕捞一个小时能有半桶多一些。三年前,我们再让鳄鱼屿渔民帮忙捕捞的时候,一次只能找到几十只。”方永强说,这几年文昌鱼的分布范围越来越靠向外海,近海挖沙破坏了它的生态环境。
“虽然文昌鱼的数量在鳄鱼屿附近是逐渐减少的,但建‘人工岛’的话,文昌鱼肯定会受影响。”方永强说,“厦门在建‘人工岛’之前还是要做水产调查,不仅是文昌鱼,还有其他珍稀物种的栖息环境、分布密度等都要详细调查。”
“如果把厦门市美丽的海岛和在全国名列第一的这个珍贵的资源都破坏掉的话,真的很可惜。”方永强说。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在我国的火热,近年来沿海一些地区掀起了“填海造地热”,一些房地产商因造地赚得盆满钵满,而一些海岸资源、近海生态却被破坏,甚至在测绘地图上已经产生了海岸线的改变。
面对社会的质疑,洪荣标表示,“人工岛”是否会破坏环境,这有待于整个环评的认定,“人工岛”项目还处在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论证的启动阶段。
洪荣标告诉记者,环评单位形成比较完整报告公示后,还要提交给海洋部门,根据权限进行环评,组成一个专家组论证评审会,这之后还要进行公示,然后召开听证会,根据情况再进行批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