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正带着陈燕去医院。
陈燕在家吃午饭,珍妮也一步不离地跟着陈燕。
本报讯 导盲犬珍妮宅在家里,一年不到,体重增了12斤,主人陈燕的心沉了底。
从今年3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施行,本市残疾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免费携带辅具,如轮椅、拐杖,但并没明确导盲犬是否可享受同等权益。
《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规定,不得携犬乘坐除小型出租汽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因此,盲人带导盲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经常遭拒,权益得不到保障。
近日,针对上述《办法》,盲人陈燕在网上呼吁,希望能给导盲犬足够的工作空间,“导盲犬是工作犬,和宠物犬不一样,应该尽快立法允许进入公共场所,应该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截至昨晚8时,一千多名网友转发陈燕的帖子,纷纷表示支持,网友认为,导盲犬作为工作犬,是盲人出行的眼睛,公共场所不应拒绝导盲犬,善待导盲犬,就是对视力残障人的尊重。
市残联政策研究室主任厉才茂坦言,法律要逐步推进。在全市导盲犬不足10只的现状下,法律考虑优先照顾残疾人普遍出行需求。但随着社会发展,残疾人对导盲犬的需求不断增加,市残联将继续推进导盲犬的“无障碍”随主人出行政策。
据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立法”承认导盲犬地位。新实施的《重庆市残疾人保障条例》规定:对盲人携带有识别标志的导盲犬搭乘公共交通的,应给予便利。
经历
导盲犬进医院 理解者多
作为北京7位拥有导盲犬的盲人之一,昨日,陈燕带着她的珍妮到航空总医院打点滴,犬鞍上“导盲犬”仨字标明了珍妮的身份。
“这不是陈燕和导盲犬吗”。昨日,他们走在医院各科室里,引来人们一阵阵好奇,不少人都认出了陈燕。
“珍妮,UP(起来)”,在陈燕指令下,珍妮乖巧地做着各种动作。
因多次来医院就诊,珍妮早就熟悉了路况,带着陈燕在科室和楼层中穿梭,门槛、电梯、转弯,珍妮都会停下来给陈燕提示。
目前,航空总医院是国内唯一允许病人带导盲犬就诊的医院,院长高国兰说,导盲犬是盲人的左膀右臂,不允许导盲犬进入,就等于把病人挡在门外。
在门诊大厅,珍妮安静地卧在陈燕旁,不少人表示理解导盲犬进入医院这样的公共场所,“它是在工作呢,能当导盲犬的狗都是训练过的,没啥好害怕的。”
但也有一位病人明确指出:“导盲犬也是狗,就不应该进医院。”
有着近10岁孩子智商的珍妮,听到这番话后,立即埋下头,缩紧肩膀,“他什么都听得懂,聪明着呢。”陈燕说。
遭遇出行难 身体“发胖”
陈燕从来没有想过,如电影《导盲犬小Q》一般可爱的导盲犬会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先天视障的陈燕是北京市东城区盲人协会主席,也是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
2010年,一场车祸让陈燕患上了怪病“周围性位置眩晕”,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稍微改变一下位置,就会头晕目眩,对于本就视力残疾的陈燕来说,就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余下的日子将以轮椅为生。
丈夫鼓励陈燕走路康复,满足了陈燕一个貌似不可能的愿望,“你能给我一只导盲犬吗?我一定积极锻炼。”
在与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沟通后,2011年3月,导盲犬珍妮走进了陈燕的家,成为北京七只导盲犬中的一只。
陈燕原本以为有了珍妮生活会便捷很多,没想到烦恼接踵而来。出行难成了珍妮工作中的最大障碍,因为“无处可去”,珍妮只能在小区附近带着陈燕溜达,一只工作能力出色的导盲犬,不到一年时间,胖了十几斤。
乘地铁被拒 为犬请助理
珍妮是一只3岁半的黑色拉布拉多,年龄不大,却见多识广,参加过上海世博会和广州残运会。
但在北京,一道道门对珍妮关上。
乘坐公交车和地铁,被拒绝;去商场、超市,被拒绝;去餐厅、茶吧,被拒绝。
“之前,没有明确规定导盲犬不能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时还有的商量。”陈燕记得很清楚,珍妮在北京只坐过一次地铁、三次公交车。
陈燕曾被天通苑地铁站拒绝过七次,第八次是志愿者的据理力争,珍妮才带着陈燕走进地铁站,“我们俩坐了一圈又一圈,舍不得出来。”
陈燕转向成本高的出租车,也是被拒,只能转乘“黑车”。“每次不得已时,我才带它坐车,大多数时间,把它留在家里。”
根据导盲犬培训要求,不得单独留导盲犬在家中,为此,陈燕专门请助理照顾珍妮,带它出去走走,不让它孤单,“导盲犬就像人一样,它希望有被需要的感觉。”
本应帮助陈燕的珍妮,反被陈燕请了助理照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