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今年3月6日,本报《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以《公厕没开张拉面先到》为题,再次报道了南三环附近的公厕被改作他用,造成居民和乘客如厕不便的现象。此前,胡女士就曾在草桥因闹肚子急寻厕所,移动公厕却变成了小卖部,就是不能让行人“方便”。今后,类似的尴尬将不再重现。在北京市市政市容工作会议上,副市长刘敬民表示,本市年内将对公厕变身小卖部等公共设施违规租赁的行为,实行集中清理腾退。
最新发布
严查公共设施出租行为
副市长刘敬民昨天表示,目前,一些公共设施如街头公厕卖起了香烟饮料,或者做起了复印打字的生意。今年相关部门将对这种违规行为进行严查,实行腾退收回。
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说,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不能成为牟利的工具。“有的公厕将部分面积出租给个人进行经营活动,卖起了香烟饮料,改成了小餐馆,甚至公厕还没有装修完,外立面上就挂出了‘出租’的牌子。”刘敬民表示,今年将对公共设施出租的行为进行严查,已经出租的要坚决收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此外,市市政市容委主任陈永介绍,去年,本市“12345”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对接到市民的电话反映问题做了统计,其中打电话反映“身边环境脏乱”的最多。今年年内,本市将改善居民生活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缺失、公共场所转租、黄土露天、私搭乱建、卫生死角等五大类问题,并实现二环内居民生活区域的脏乱死角全部消除。
马上就访
“公厕卖场”依然在售食品
公厕变小卖部的情况并不少见,位于南三环草桥300路公交总站西侧的这座公厕,本报曾两次报道。今天上午,记者第三次来到这里,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公厕不仅依然在售烤肠等食品,当记者提出想要如厕时,公厕管理员兼“小卖部老板”第一反应就是用手一指:“你往西走吧,那边还有一个厕所。”
在本报此前的报道中,丰台区市政市容部门约谈了负责公厕的保洁公司负责人,要求保障公厕的正常使用,同时还要改善移动公厕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堆放的货物,厕所内外都要保持整洁。此外,还要求保洁公司管理的其他移动厕所也要禁止经营入口食品及饮料,只准卖一些卫生用品。
但是,记者今天在这里看到,公厕门前不到1米的地方,烤肠机正在不断滚动加热,紧挨着的一张小桌上,摆满了饮料,公厕管理员休息的小屋内,各个角落里也都堆满了待售的商品。
“里面是堆着东西吗?”记者向女管理员询问。这名中年女子支吾着说:“没堆着东西,就是有点……反正你要用,也能凑合用。”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女子终于同意记者打开厕所门一探究竟。推门看去,挂满污渍的蹲坑已经看不出原本的白色,场景令人作呕。
“下面的粪便还没清理。”女管理员称,她经营食品饮料等货物也是为了贴补家用,毕竟公厕管理费太少,难以承担家里的生活费用。而周围的商贩告诉记者,公厕每清理一次都要花费160元,这些费用都是管理员自己承担,比起卖食品饮料的收入,每次一元的如厕费就很难挣到钱。所以,这些管理员更愿意卖东西。(记者 刘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