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巨型机身的A380在航展上空展示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本月6号开始,有外媒报道A380机翼一连接键发生裂缝,21号,欧盟航空安全局下令检查一些航空运营商旗下总计20架空客A380并表示:由于设计和制造缺陷导致裂缝发生。
空客:裂缝无碍客机适航性
空客项目副总裁汤姆·威廉斯在一份声明当中承认A380选材不当和设计缺陷导致A380型客机机翼内部零件,也就是大约4000个铝合金支架,支架是呈L型的,它的承压过大,显现裂纹。威廉斯还特别表示说:"裂纹不是金属劳损引发的,当然他也表示说无碍客机适航性。
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楠,他分析出现上述原因主要是:工艺选择和零部件选择不太匹配,所以导致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承受了比预想更高的压力,提前出现了裂缝。所以空客提出了解决方案就是首先要改变工艺,降低加工过程当中压力的产生。
第二就是把合金的材料更换掉,换成能够承受更大压力的合金。但是这样会有一个小小的负面作用,就是所有支架都换掉的话,整个飞机会增重89公斤。同时L型支架要略微加厚一点,因为它现在比较薄,不过王亚楠也说不用担心,因为这么大一个飞机增加89公斤,相当是一个稍重一乘客的分量,应该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称,首先是在一架正在新加坡维护的澳航A380机翼上发现裂缝。这架客机是2010年11月4日从新加坡起飞之后不久就发动机起火,而且出现一系列故障紧急返航,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有人称最早发现裂缝是在安装L支架的螺钉口附近有一个不足一厘米,肉眼难以察觉的裂缝。
据记者采访的专家说,这种情况应该说还是多发的,因为螺钉口是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空客认为是普遍现象,也就没有深究。应该说当时没意识到这么严重,只是想更换一些零件就可以了,而且就在这个时候,在空客还没有处置完的时候,在其他航空公司的A380的L型支架的其他部位也发现了裂缝。这样空客立刻意识到应该追溯到制造环节上去了,就在这个时候公众对检测的呼声已经比较高了,所以21日才有了欧盟航空安全局提出对A380的检测的建议。但是截至目前,空客坚持这些说:裂缝不足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
目前有报道说:全球范围内处于运营状态的67架A380中大约30架需要接受检查。
专家:工艺跟材料不匹配所致
空客A380是迄今全球最大客运飞机,4发动机,双层客舱,设计航程大约1.5万公里,载客525人,系空客与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波音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拳头产品"。空客多次推迟向运营商交付A380,终于在2007年下半年让这款客机投入商业运营。那么这次的裂缝是否会影响到A380的飞行安全呢?为此《航空知识》副总编辑王亚楠作出了评论。
王亚楠:问题是连接机翼翼肋和蒙皮的连接键出现了裂缝,这种L型支架每个翼肋上有40个,每个是20公分,它是铝制的,同时上面结合了塑料,和符合材料,每侧机翼上有2000个,也就是说一架A380上有4000个零件,它本身不属于承力件,至少不属于结构承力件,但这个东西对飞机同样是比较重要的零部件,因为它的数量很大,直接维持飞机结构和表皮的紧固性。
连接件对材料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飞机上的很多部件应该说有共性的要求,就是对材料的抗疲劳,以及抗温度的变化,都是有严格的要求。材料本身而且在加工的时候要考虑加工工艺会给材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它这个问题典型的是,可能在设计的时候很周到,但是没考虑到加工中给材料带来的应力集中,就是考虑超标的应力。如果大面积发生支架出现裂纹的话,那对飞机的安全性就有比较大的影响了,因为可能会导致蒙皮的松动,影响到气动构型,这个就有隐患了。
空客提出了一个最终解决方案,而且是比较科学的,首先提到的是见到有裂缝的就更换,应该说是一个临时的措施,是短期的。长期的来讲,空客根据问题的症状,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个最终解决方案:由于支架是铝合金的基本材质,而它在装配的工艺中,是两步装配,装配上,工艺上是有两个步骤的,而这两个装配步骤的方法会给零部件带来超出零部件承受极限的应力,换句话说,铝合金材料跟它的工艺比这个材料有点软,或者有点脆,实际上是工艺跟材料不匹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