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obody”到“江南Style”,从《蓝色生死恋》到《大长今》,席卷全球的“韩流”中没有任何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的身影,似乎完全凭借民间的资本和力量获得了成功,一切看上去甚至有些偶然。
但由此便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是“无为而治”,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韩流”背后最强大的推手正是韩国政府,一套复杂而系统的政府工程,使得文化产业不仅在韩国经济中占据了支柱地位,还不断输出着这个国家的软实力。
韩流冲出亚洲
仅用一个月的时间,韩国歌手PSY的《江南Style》,一首只有一句英文歌词的韩文歌便成为这个星球上最火的流行歌曲,并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韩流热潮……还没有任何一种来自亚洲的流行文化,能够这样迅速地产生如此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如果说10年前第一波韩流的影响力还局限在亚洲,那么,今天已经是全世界人民都在跳Nobody和江南Style的韩流新时代了。
在中东的以色列、阿联酋,韩剧可以创下超过五成的收视率;在拉美小国秘鲁,即使票价相对于当地消费水平已十分昂贵,韩国人气组合JYJ的演唱会门票还是被抢购一空,而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国的粉丝甚至发表联合声明,抗议KBS(韩国广播公司,KoreaBroadcastingSystem的缩写)因JYJ要赶赴北美演出而取消在本国的演唱会。
在印度北部偏远的内陆小邦曼尼普尔(Manipur),文化保护主义使宝莱坞的国产电影在当地都受到限制,但Oba,sarang-haeyo(哥哥,我爱你)却成为年轻人的时髦流行语。
即使在文化优越感很强的法国,也有数量庞大的韩剧粉丝,韩国SM集团群星演唱会的万余张门票15分钟内就被“秒杀”,法国媒体甚至将其与当年披头士乐队在巴黎的演唱会比较;在韩流势力已经非常强大的美国和澳大利亚,Hallyu(韩流)不仅成为一个新生的英文词汇,而且已是主流文化现象之一……
第一个产生全球性文化影响力的亚洲国家当属日本,但日本的文化输出和文化产业经历了渐进的发展和长时间的积累,而韩国文化产业则“忽如一夜春风来”,似乎在最近10年爆炸性增长而来。韩流何以迅速席卷全球?
鼓励民资发展文化产业
“199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韩国经济,汽车、家电等支撑韩国经济的传统强势产业大幅下滑,先后有9家银行和3个财团倒闭,韩国经济结构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产业室(PopularCultureIndustryTeam)副长官(DeputyDirector)申钟弼(SHIN,JONG-PIL)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于是,韩国政府开始考虑对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尽快摆脱危机,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一上任便提出了“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这位被认为是韩国历史上“最懂经济的总统”认为,文化产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振兴文化产业不仅会带来可观的收益,还会带动众多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帮助韩国摆脱金融危机、找到更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从1999年开始,韩国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放松管制进程,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发展文化产业。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