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989年 郑州市黄河农场
1989年——1996年 郑州市种鸡场
1996年——2002年 郑州市黄河农场
2002年至今 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
个人荣誉:2001年 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 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 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 河南省劳动模范
2010年 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映象网讯(记者 骆琼 文∕图)“让问题农产品流入到市场就是对百姓的犯罪。” 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的符建伟一直在坚守着这一个信念。他无怨无悔地忠于自己的职业,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餐桌安全“守护神”。
留在“北大荒”的大学生
1981年,农家弟子符建伟实现了人生的跨越,高考被河南农学院牧医系录取,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
在校的四年,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老师的辛勤教诲,同学们的帮助,使他以优秀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学业,思想境界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1985年7月,符建伟被分配到了位于中牟县北部的郑州市国营黄河农场工作,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提前好几天去单位报到。
“一进到农场,我看到的便是破旧的红瓦房,风沙天、盐碱地,眼前的一切就如同‘北大荒’一样。”符建伟回忆着自己刚到农场的一幕幕情景。
那时,农场经营已经陷入困境,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前几年分来的大学生一个个的都调走了。看着单位的状况,符建伟的心情降到了冰点。
有一次,符建伟的父亲来单位看望他,了解场里的条件还不如老家农村后,他父亲就建议他回去找工作。但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符建伟还是决定留下来。
符建伟说:“当时,我想农场条件艰苦,但缺乏人才,领导能够重视人才,自己更有用武之地,更能干出成绩。”
调整好心态后,符建伟将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工作中,他勤勤恳垦,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负责的育雏技术工作中,场里初次引进饲养的2万只仔鸡饲养管理工作中,符建伟连续几天连轴转,认真观察鸡群情况,精心设计饲料配方,利用所学知识及时处理各种技术难题。
“那时候,我吃住都在鸡舍里,在完成任务后,走出鸡舍,我才闻到身上一股鸡饲料和鸡粪的气味。厂里的同事都说我不像个大学生。”符建伟说着说到。
临危受命 豁出命在工作
欠外债1300多万元,借职工和周围农村现款50多万元,300多名离退休职工、70多名管理人员已经4个月未发工资,整天债主围着门要账,离退休职工一拨又一拨到场部要工资、要医药费,而厂里每年资金缺口达80多万元。
这是1996年符建伟被任命为黄河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时所面临的的情景。
“那时候,由于我还很年轻,厂里的职工都不看好我,甚至个别人说我干不了三个月就会哭鼻子走人。”说到这里,符建伟不禁笑了起来。
面对厂里的困境和周围人的怀疑,他并没有退缩。
符建伟坚持以身作则,吃住在场,每天从早忙到晚,白天穿梭在省、市、县相关部门,跑资金、跑项目、协调关系,晚上回场里处理事务。星期天、节假日很少休息,家在郑州,很少回去,家里的事,接送孩子上学全都交给了爱人。
符建伟说,那几年,他真是豁出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
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通过八年的艰苦努力,黄河农场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场里的1400万元内外债务全部还清,场里账上存有现金200多万元;全场实现了收支平衡,每年实现利润40多万元。
餐桌上的“守护神”
2002年,对于从事农产品检测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一年被称为郑州市的检测元年。这一年,市政府批准农业局新成立了“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这个部门被称为“餐桌守护神”。
2002年,对于符建伟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被任命为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首任主任。
符建伟说,作为在全国较早设立农产品监管机构,这个部门任何工作都关系到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必须做好,才能不愧对母校的培养和市民的信任。
从2003年至2011年,检测中心检测蔬菜897.2万批次,检测水产品样品10.3万批次, 检测水果66.5万批次。销毁农药残留超标蔬菜20.4万公斤,销毁不合格水产品2.33万公斤,销毁不合格水果8560公斤。
这便是符建伟交给郑州市民的答卷,他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符建伟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成立十年的检测机构,已成了郑州人食品安全的“实时预报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餐桌安全“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