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韩全民
本报漯河讯 “近年来,一大批企业职工成为能工巧匠,蓝领专家不断涌现。职工提合理化建议23万多件,创造经济价值16亿元;完成技术革新项目1.2万项,立足岗位发明创造3600多件;通过推广先进操作法1200多项,又创造价值13亿多元。”昨日,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田爱华介绍该市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情况时,自豪感油然而生。
“以前一个班组能生产17至19吨产品,这么大的产量,产品通过包装机包装成超市袋后,再由一名职工把封好的超市成品袋按工艺进行点数,然后,另一名职工把这些产品一袋袋装进纸箱内,再放到旁边的传送带上进入自动封箱机封箱。”双汇集团的刘金涛说,这样一个班下来,装箱的职工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特别是在夜班工作,偶尔还出现装箱多袋少袋的现象。职工通过对原来的系统进行观察、分析、绘图、加工、组装,发明了超市自动装箱机。“通过此次改造,采用自动计数装箱后共可节省75人,在双汇集团12个公司范围内推广后,共节省225人,活轻松多了,集团每年可节约工资性支出653.4万元。”
漯河市总工会副主席陈瑞峰说,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职工开展技术攻关、改造、协作、发明创造了条件,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是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一个平台,也是漯河市总工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下一步,我们要在职工创新成果的推广、普及运用上下功夫,把职工的创新成果尽快转变为生产力。”田爱华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