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年新计划、开辟增收路成为农户热谈的话题。1月6日、7日,记者采访了两位种植、养殖农户,听他们谈新年新计划。
蒋乾正:开辟“增收路”
1月6日下午,记者在距宝丰县肖旗乡南3公里的路边,看到田间搭好的架子上,挂着一排排红薯粉条,10多位农妇正在收、晾粉条。“这粉条20元1公斤还这么多人买,蒋师傅发财了。”三五成群的选购者笑着说。经询问,记者找到了50岁的蒋乾正。
蒋乾正告诉记者,5年前,他在肖旗乡流转土地400亩,由“内退”职工转变成种植农户,几年下来,有了近百万元的资产。蒋乾正今年种了50亩春红薯,又从汝州购进1.5万公斤红薯,用纯红薯粉制成的粉条很受欢迎。近20天来,日均销售1000多公斤,1公斤20元的价格仍供不应求。
“今年我准备调整种植结构,再上个新项目,开辟新的增收路。”蒋乾正说。
房艳娇:扩大养鸡规模
1月7日上午,室外天气虽寒冷,但记者走进宝丰县姜湾社区南头的一家养殖场里时,主人房艳娇与丈夫边收鸡蛋边聊得热火朝天,商议着新年增收新计划。
“我家养鸡十多年了,在优惠政策扶持下,从300只鸡开始发展到现在1万多只,日子越过越有滋味。”采访中,49岁的房艳娇告诉记者,十年前,她在姜湾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利用空闲地搞起蛋鸡养殖,慢慢走上了致富路。
房艳娇的丈夫陈耀军说,如今,他家万只鸡的产蛋量,可供大小8家超市销售。夫妻俩打算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扩大规模,走好增收路。(本报记者 丁需学 通讯员 张苏英)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