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发展特色农业富民增收

2012-11-27 08:0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29元,比2001年增加4909元,年均增长24.3%,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8000元,同比增长16%以上;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2%以上,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45%;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1.3亿美元,占全省的1/6……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也是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持立足本地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果、烟、菌、牧等特色农业富民增收的真实写照。

  立足实际,找准富民新路径

  三门峡地处豫西山区,地貌特征为“五山四陵一分川”,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森林覆盖率50.72%,耕地面积仅有24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5.2%,气候条件是“十年九旱”,不利于粮食等浅根系作物的生长,发展传统草本粮食生产成本高、产量低、

  不占优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禀赋非常好,是苹果、大枣等果品的最佳适生区,长江以北最好的烟叶生产区,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优势生产区。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从这一实际出发,研究确立了“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以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小市向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的跨越发展。全市形成了以果品产业为龙头,以烟叶、食用菌等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畜牧、林业、中药材、桑蚕、茶叶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突出特色,增创富民新优势

  近年来,三门峡市积极采取抓规模、抓加工、抓品牌的措施,放大、延伸、增强特色优势,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全市水果和干果面积达到300万亩,年产量21亿公斤,产值突破50亿元,农村人口人均果品收入3200元以上,产量、产值和效益多年来稳居全省第一位;全市规模以上果品加工企业20家,果制品综合生产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其中浓缩果汁年产能40万吨,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生产能力的1/6左右;景源果业、函谷红茶等一大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异军突起,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该市还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主打特色牌、生态牌、质量牌,大力发展生态果、生态菜、生态猪、生态鸡、生态牛、生态茶、生态菌等绿色、生态、有机农业,进一步提升三门峡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量达120个;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三门峡苹果、灵宝大枣、卢氏黑木耳、卢氏鸡绿壳蛋等一批名优产品

  地域特色鲜明、口感风味独特,成为三门峡的特色名片,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拓宽渠道,提升富民新境界

  该市加快实施“四大一高”战略,以“大通关”打通农民增收关,以“大交通”铺就农民增收路,以“大商贸”延伸农民增收链,以“大旅游”扩大农民增收面,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农民增收新方向,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不断提升特色农业富民的新境界。“四大一高”战略实施以来,2011年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上年翻一番,出口鲜果和果汁7.8万吨、食用菌60吨,“函谷红”茶成功登上德国世界食品博览会,产品供不应求;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1.3亿美元,占全省六分之一,创历史新高,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今年有望出口创汇1.5亿美元以上。(振宇)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