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始终坚持把破解“三农”难题摆在首位,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政策引领、示范带动,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丘陵山区实际、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路。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1年增加4909元,达到6929元,年均增长24.3%,农业发展实现了“十连快”、农民收入实现了“十连增”。目前,全市已经启动139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入住农民近万户。
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路径
针对山区丘陵面积大、平川耕地面积小、人口居住分散的实际,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并重、四个靠近、十个结合”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战略,努力把群众的建房意愿转化为有组织、有规划的集中行动,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
“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改善农村民生这一中心。“两个并重”即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并重,城郊型社区建设和特色型社区建设并重。“四个靠近”即在社区布点上,充分尊重农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根本意愿,布点位置尽量靠近县城(城市)、靠近乡镇政府所在地、靠近产业集聚区、靠近公路沿线,便于基础设施配套,便于公共服务覆盖。“十个结合”即在社区建设上,坚持与城中村改造、城市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农村扶贫搬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移民、危房改造、倒房重建相结合,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抓好关键环节,着力构建新机制
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点,突出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以田园风光、生态宜居为发展方向,推进而不冒进,加快而不加压,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建立一项机制。建立健全“市级指导、县级组织、乡(镇)村(组)实施、农民主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健康发展。
强化“两个支撑”,即强化投入支撑和产业支撑。逐步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社区形成稳定的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做到“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奖励激励到位。
抓好“四个引导”。一是抓政策引导,激发建设动力。二是抓规划引导,引领建设方向。三是抓示范引导,树立建设样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三门峡将继续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重谋重干,开拓创新,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奋力谱写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 杨树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