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梁冠山的人都知道他“痴”,因摄影而“痴”。
7月17日,记者见到梁冠山的时候,他正在新密城隍庙古戏楼上招呼着一群老者唱古戏,电话响了三遍都没有听见。台上胡琴声声,台下梁冠山忙得不亦乐乎。火辣辣的太阳下,他顾不上额头上滑落的汗珠,一会儿蹲一会儿站抢抓镜头,手中相机快门啪啪作响。
“大戏”散场,梁冠山的相机里装满了他所需要的画面。他说,之所以来这里拍照,是因为自己要出一本册子《戏乡》,而这个古戏楼是保存最好的,所以要把它留下来。这时,刚才唱戏的老者凑过来说:“还得感谢梁老师啊,要不是他掏了2000块钱,我们也凑不到一起。”梁冠山憨厚地笑了。
梁冠山是新密人, 2002年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在近30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先后在全国90多家报刊发表照片1800多幅。《山乡春早》、《双休日小游》等6幅照片6次在中国博物馆展出,《浊流绕青山》曾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的表彰和奖励。他说:“成绩并不代表成功,但成绩是我向前的动力。人活一世,总要给自己留下点东西。荣誉我不看重,我看重的是这些照片和拍摄这些照片的经历,是它们充实了我的生命。”
梁冠山的摄影生涯与从事新闻职业几乎同时开始,新闻敏感促使他把镜头瞄准民间濒临失传的行当:星秤、张箩、锻石磨、打铁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自己今年66岁了,与自己同龄的老人看着这些祖先们传下来的手艺即将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消亡,实在于心不忍。能够用相机记录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我们祖先曾经的岁月,而且也为国家留下了研究文化遗产的资料。
在梁冠山家里,有两间屋子放着他最宝贵的财富——相机和照片。从最初花68元买的红梅照相机,到现在他手中常用的佳能5D,这里堪称照相器材档案馆。梁冠山说,他曾经为买一套照相器材卖掉了一套小房子。此举不仅朋友们不理解,就连家人也很吃惊。但梁冠山无怨无悔。他说:“这些照相器材陪我走遍了河南的每个县市,也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它们就像我的亲人,我没事儿了就要来串串门,看看它们。这里存放着我的记忆。”
梁冠山认为,照相设备只是辅助,发现美的眼睛和勤奋的双腿才是拍出好照片的秘诀。1998年拍摄“三代房”的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当年,拍摄过程中下起倾盆大雨,他摔倒好几次,脚磨出了泡,腿也被荆棘挂流血。但他拍出的照片被《人民日报》刊发,还获得“金阳光杯”全国晚报摄影大赛三等奖、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近30年的摄影生涯已经无法将梁冠山与摄影分开。他说,摄影锻炼了身体,开阔了眼界,充实了生活,摄影已成精神支柱。“我会把摄影一直进行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就算走不动了,只要看到好的东西,我也会本能地举起相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