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 文/图 程维康/视频)5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迎来了郑州市上街区新建小学60名四年级学生,开展第四期研学活动。
研学活动开展中,按照规划的统一学习路线,学生们依次到李村北干渠渡槽、穿黄南岸观景台、一楼模型室等开展相关学习教育活动。
在李村北干渠渡槽,学生们实地参观了穿黄隧洞进口,听取讲解渠道安全常识、穿黄隧洞概况;在南岸观景台,向学生们讲述了丹江水一路北上的路径、穿黄工程建设历程、施工情况、输水效益发挥等内容。
学生们亲身参与模型搭建湍河渡槽、穿黄工程的模型,进一步了解了工程特点及原理。师生们共同观看水文化、探索渠道里的秘密,并着重听取了关于渠道安全的讲解,并号召学生们 “爱水、节水、护水”的常识,工作人员向学生们发放了画册、南水北调拼图、南水奇游记图书等。
“通过研学实践活动让我们以直观的感触、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看到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南水的来之不易。”郑州市上街区新建小学四(2)班的学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命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204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在国家有关基地主管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确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惠南庄泵站、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南省郑州市温县孤柏嘴穿黄工程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穿黄工程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教育批准的第一批研学基地,已经开展三次活动,3月29日,4月28日,5月8日分别面向郑州荥阳市王村一中、郑州市上街区新建小学、郑州市上街区金华小学,讲授南水北调知识和节水常识,受教育学生已累计达260余人次。目前得到消息的学校纷纷向教育基地进行咨询,时间允许的时段会逐渐开展活动。
黄河水浑浊而又平缓,保持着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安静,仿佛并未流动。而在这条大河40米深的地下,两条粗大的隧洞平行贯穿500米宽的黄河主河床,然后又如巨龙般钻出地面,一路北去。
回忆当年搬迁前的情景,今年69岁的王文学印象中最多还是不舍,舍不得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淅川县马湾村。当时有一些村民不愿意离开,王文学就安慰他们说:“国家肯定不会让咱们吃亏的。”
据介绍,沙河渡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综合规模世界第一。
截至今日(5月29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南省输水超过5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800万人。
丹江口水库一湖清水,由此流向京津,终点为北京团城湖。渠首闸由引水闸、挡水坝和电站三部分组成,坝顶高程176.6米,宽8.5米,坝长265米。利用上下游水位差,建设水电站一座,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
丹江汇入汉江之处,是为丹江口。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基地,被誉为京津的“水缸”。从丹江口水库出发,沿着蛇形般的水渠一路前行,越过一个小山梁,一座百米高的渠首大坝出现在眼前,甚是壮观。
12月1日,记者从我省南水北调办了解到,截至11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河南供水40亿立方米,供水效益日渐凸显,极大缓解了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发布,通过实时监测显示,到9日中午12点,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达到100亿立方米。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实现通水,工程自河南湖北交界的丹江口水库取水,经河南、河北流向北京、天津。
近日,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志军、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莅临河南淅川县,就京淅旅游对口交流协作进行考察。河南南阳市副市长范双喜、刘庆芳,淅川县县长杨红忠、副县长辛泽涛等先后陪同。
近日,南水北调中线管理局渠首分局副局长尹延飞带着对淅川人民的深情厚谊,把米、面、油和现金送到金河镇的44户困难群众的家中,也带去了新春的祝福!
12月12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张成智带领调研组,到我市就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长效保护机制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市领导殷中玲、吴国战、贾里坚参加调研。
2013年8月9日,省督导检查组王家永一行五人督导检查周口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工作。2013年12月6日,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刘正才带领省办督导组,对周口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管理进行了督导。
12月12日,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安全平稳运行两周年之际,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主办、渠首分局承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净水千里传递”活动取水仪式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举行。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两年来,累计输水61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4200多万居民。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指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年来,已累计向我市供水4500万立方米,向淇河生态补水1050万立方米。为加强我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前,省政府公布《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决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