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文 段晋哲/图 发自都江堰报道)十年,可以是树人的十年,可以是青春激荡的十年。在四川,过去的十年,是浴火重生的十年,承载着全中国的记忆和牵挂。
5月8日,以“奋进·巨变·展望”为主题的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都江堰市,实地探访四川地区最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都农商银行在金融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着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再升级,争做乡村振兴金融供给支柱。
充当地方金融主力军 助推灾后重建跨越式发展
时间回溯到十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共造成成都农商银行辖区279个营业网点不同程度的裂缝、垮塌、断电、断水,占总网点数的47.5%。
但此时的成都农商银行,却承载着比以往更多的责任——作为与“三农”联系最紧密的金融机构,成都农商银行的营业网点几乎覆盖了成都市所有乡镇,它像深入农村肌体的毛细血管一样,承担着为受灾地区百姓提供恢复生活、生产所需资金的重任。
尽快恢复营业,成为震后摆在成都农商银行面前最为急迫的事情。为此,成都农商银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战斗。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震后第三天,在都江堰幸福大道上,一家全新的“帐篷银行”开业了。这不仅是灾后成都农商银行在都江堰恢复营业的第一个网点,也是都江堰首家恢复营业的金融机构。虽然网点条件简陋,但是电脑、打印机、提钞箱、密码输入键盘一应俱全,可以办理一切业务。
其后的3周时间内,成都农商银行一边就近建临时“帐篷银行”,保障持续营业服务,一边全力抢修,使地震中受损的150个营业网点全部恢复正常营业,成为支援灾区、稳定金融秩序的重要力量。
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如果说,震后三年是成都农商银行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撬动点,助推灾后重建跨越式发展的奇迹。那么,接下来的几年间,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成为成都农商银行农村金融服务再升级的突破口。
通过融入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三农”贷款可得性,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成都农商银行实践出多个创新性经验:
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成都农商银行建立起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成都广袤的农村地区实现了“取款不出村、贷款送上门、理财送下乡、资金通天下、服务全天候”,大大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数据统计,震后三年,成都农商银行共发放灾后重建贷款78.82亿元。其中:发放农户住房重建贷款23695户,金额10.77亿元;发放城镇住房重建贷款1066户,金额6060万元;发放抗灾生活贷款153万元;发放企业生产恢复贷款9.05亿元;发放农业生产恢复贷款5223万元;发放受灾群众集中居住区建设贷款5.55亿元;发放抗震救灾物资生产贷款2.47亿元;发放基础设施重建贷款52.91亿元。
河南省财政投入1.2亿元全面加强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成了河南省消防总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特勤支队项目。
通过加强台站建设,河南省的地震监控能力从最大ML1.5级提高到了ML1.0级,监控能力达到ML1.5级的区域提高占我省总面积的74%,达到ML1.0级的区域达到17%。
阿坝州理县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古老的嘉绒藏族文化,又有悠久的羌族文化。杂谷脑小学少年宫专门开设了藏语和羌语兴趣班,将民族语言作为校本选修。
马永彪是土生土长的佳山人。10年前,和许许多多的佳山老百姓一样,种着玉米杆子。每天顶着烈日不停地播种、翻土、采收……日复一日。
在记者眼中,走路有些颠簸的陈双成并不像残疾人,当他撩开自己的左腿时,高位截肢的他,已经装上假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他行动起来和正常人差不多。
据介绍,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融入成渝,错位发展”,养生养老融合发展打造银色康养,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体验康养,与有机农业融合发展打造生态康养,与民族医学融合发展打造医疗康养,全力推进汶川特色生态康养目的地建设。
5月4日上午,映象网记者在河南省地震局见到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主任王志铄和参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当事人河南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裴宗厂、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地震构造室副主任赵显刚,他们向记者介绍了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以及在汶川参加救援时的所见所感。
十年前汶川地震时,甯家云是什邡市洛水中学高三班主任。地震中,他被掩埋在废墟里超过1个小时,受了重伤的他曾被连续三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今天的汶川,天更蓝,水更清。一栋栋整洁漂亮的民居楼、学校、医院矗立在秀美的山川之间,以生态之城、文化之城、现代之城为理念的康养汶川赫然屹立在世人面前。
接下来的几天,映象网记者将跟随探访团队分别走进什邡市、德阳市、汶川县、阿坝州等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实地探访当地的奋进与巨变,展望未来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