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王韶卿)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5月8日,河南省地震局副局长王士华对河南省地震局十年来应急救援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
多举措,建立避险避难场所
据王士华介绍,河南省地震局争取国家发改委防灾减灾专项资金,实施了“河南省应急避险避难场所建设”项目。项目调动市县资金配套,共计投入4328万元,在全省范围内建成9处Ⅰ类和108处Ⅱ类地震避险避难场所并投入使用。同时,加强对各市县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目前,全省利用公园、绿地、体育馆等建设共有各类应急避难场所218219处。河南省地震局投入480万元建成省应急技术移动指挥平台,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16个省辖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与河南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投资1460余万元的河南省地震应急装备库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河南省财政投入1.2亿元全面加强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成了河南省消防总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特勤支队项目。河南省武警总队地震搜救训练场项目和集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于一体的指挥通讯网建成投入使用。河南省气象局建设了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平台。
提升应急准备能力和水平
修订了《河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了《河南省地震系统应急预案》,47个省防震抗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18个省辖市政府、10个直管县全部完成地震应急预案制(修)订。备案率100%,959个乡镇完成预案制定工作。
在2005年河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后,2011年,河南省武警总队抗灾救灾应急救援队成立,下属工化中队专门负责地震救援,配备了相应的重型专业装备。2014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军区司令部联合在民兵预备役成立2支总规模200人的地震救援分队。河南省地震局与中原油田分公司合作,以中原油田分公司消防支队(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为依托,建立具有100人规模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至此,省级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已达4只。卫生部门组建省、市、县三级,涉及管理、疾控、医疗、监督的卫生应急队伍近700支,队员7000余人。成立涵盖18个省辖市的地震救援志愿服务队202支,人数达12060人。初步形成以解放军、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以地震专业队伍为骨干,以社会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地震救援力量体系。
河南省地震局组织参与全国性常态化地震应急演练,与邻省开展区域性联合演练,定期开展地震系统演练和豫南、豫北两个应急联队演练,教育部门指导中小学开展经常性演练,卫生、交通、机场集团等指挥部成员单位定期组织相应的应急演练。
通过加强台站建设,河南省的地震监控能力从最大ML1.5级提高到了ML1.0级,监控能力达到ML1.5级的区域提高占我省总面积的74%,达到ML1.0级的区域达到17%。
阿坝州理县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古老的嘉绒藏族文化,又有悠久的羌族文化。杂谷脑小学少年宫专门开设了藏语和羌语兴趣班,将民族语言作为校本选修。
马永彪是土生土长的佳山人。10年前,和许许多多的佳山老百姓一样,种着玉米杆子。每天顶着烈日不停地播种、翻土、采收……日复一日。
在记者眼中,走路有些颠簸的陈双成并不像残疾人,当他撩开自己的左腿时,高位截肢的他,已经装上假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他行动起来和正常人差不多。
据介绍,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融入成渝,错位发展”,养生养老融合发展打造银色康养,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体验康养,与有机农业融合发展打造生态康养,与民族医学融合发展打造医疗康养,全力推进汶川特色生态康养目的地建设。
5月4日上午,映象网记者在河南省地震局见到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主任王志铄和参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当事人河南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裴宗厂、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中心地震构造室副主任赵显刚,他们向记者介绍了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以及在汶川参加救援时的所见所感。
十年前汶川地震时,甯家云是什邡市洛水中学高三班主任。地震中,他被掩埋在废墟里超过1个小时,受了重伤的他曾被连续三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今天的汶川,天更蓝,水更清。一栋栋整洁漂亮的民居楼、学校、医院矗立在秀美的山川之间,以生态之城、文化之城、现代之城为理念的康养汶川赫然屹立在世人面前。
接下来的几天,映象网记者将跟随探访团队分别走进什邡市、德阳市、汶川县、阿坝州等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实地探访当地的奋进与巨变,展望未来新发展。